郭发仔:先做好人,再做好书


郭发仔1.jpg

    

眼睛一闭一睁,10多年过去了。


从中学语文教师跨行到出版社,虽然称不上是华丽的转身,至少算是人生一次义无反顾的尝试。10多年来,从业初期发出的“山重水复仍无路,柳暗花明也无村”的慨叹,在白热化的行业竞争中显得疲软无力。在社领导的关心和栽培下,我在出版大河的堤畔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来,曾打湿过鞋,但也收获了一串串熠熠生辉的珍珠。


2009年,在与多位艺术大师接触后,自己的出版思维中多了一些斑斓的色彩。他们作品中展现出的艺术魅力、言谈中透露出的真情切意无疑点化了我之乎者也式的古板思维。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每天花了大量的时间与这些艺术大师交流,QQ群成了我的主阵地。广西师大的刘世军博士、武昌理工学院的李刚院长、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王顺辉教授、青岛大学的矫克华教授、沈阳大学的王光峰主任、曲阜师范大学的苗红磊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徐银芳教授、原西南医科大学黄文教授……从祖国的最东北到西南隅,多达几百位高校艺术大师与我成了好友。在他们的鼎力支持下,我成功策划了“21世纪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前后共出版30余部。其中《中国民间美术》《中外美术欣赏》《中外艺术设计史》《设计概论》《现代版式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等有的反复重印,有的一路长销,在艺术专业教材泥沙俱下的市场中,俨然新生的腾龙,卷起一片尚存太阳体温的祥云。


还是2009年,我有幸结识了湘西州李湘黔老师。李老师手揣一本《湘西民间传说与趣味物理》书稿向我咨询相关的出版事宜。在来来回回的数十次交流中,李老师谦虚、诚恳、严谨的作风令我很钦佩,以致我现在每次到湘西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他(出书后不久他调往长沙)。他的书以故事传说为主,介绍民间的一些传统用具或者乡间记忆,每一页都配上了湘西陶艺家陈秀满手绘的场景图。这绝对是一个好选题!很多传统文化现象和民间的珍贵记忆逐渐从现代人的头脑中消逝,以这种形式呈现出来,无疑具有“挽狂澜于既倒”的社会意义。但是,选题和书稿略显粗糙。我根据审读后把握的核心内容和书稿本身的读者定位,将书名改为《中国民间文化与物理趣味》,并根据自己在农村的生活,将书中的故事以及介绍性内容修改准确,补充完整。幸福如期而至:2014年,《中国民间文化与物理趣味》获得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高调亮相。


2014年春,北京大学出版社图书展销会。


首都料峭的北方春意清醒了南方悠闲的梦。走在首都的街上,我诧异地扫描两边高耸的大楼,在天桥上看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汽车一辆拱一辆地蠕动。


我心里装着事,我想起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王伯鲁教授。


我来之前就试探着给王老师说要来拜见,并麻烦他在方便的时候引见其他专家。王教授学术底蕴深厚,为人谦恭热忱。于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会议室,我面对面向十余位专家请教,从出版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狂妄想法——高举出版正义,打造品牌学术。也许我狂妄得过于自信,这些博导、专家给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很快,我就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组织策划了两个系列——理论普及读物“中国名校名师大讲坛”、 高端学术研究“中国当代学术文丛” 系列。其中,《艺术哲学导论》(余开亮)获得2015年全国大学版协优秀教材二等奖;《社会伦理十讲(修订版)》(龚群)、《行动中的密涅瓦》(刘永谋)获登《光明日报》评论部、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高校出版社书榜”榜单;《<资本论>及其手稿技术思想研究》(王伯鲁)获得2016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做了再说,做好了再说,做好了人再说。这是我从事出版工作十多年的经验提炼。出版社是一个文化单位,编辑理应主导传播科技知识、弘扬精英文化的时代方向,这是一种不容置疑的文化责任和使命。

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