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跟党走 历尽千帆永少年

———出版社直属党支部组织观看《永远是少年》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 撰稿:西南交大出版社直属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1-05-27
收藏


521日,根据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出版社直属党支部组织支部所属党员观看了红色青春电影《永远是少年》。

经过导演冯小宁等主创团队十几年的构思,电影《永远是少年》作为献礼百年党史的主题影片,于近期上影。这部影片讲述了一百年前五位青年学生在感受到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后,怀抱着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加入初创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革命道路中不断前行和抉择的故事。电影传达着早期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与伟大的爱国理想,对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也有着教育意义。

支部党员同志们在观影后积极撰写观后感,用文字交流观影后的心得体会。

社科分社社长郭发仔写到:电影的主人公们都是交通大学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也就是学修路的,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更懂得修的艰辛和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在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伟业中,很多先辈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福祉,先天下之忧而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始终保持一种令敌人胆战心惊的微笑。他们,没有留下名字,没能亲眼看到天安门前升起的那一缕耀眼的曙光,只默默地做了一颗无名的铺路石。但他们都有一个功垂千古的名字:人民英雄!。

社科分社编辑梁红写到:影片通过刻画百年前少年们为铺就中国崛起道路的伟大使命,甘愿奉献的成长历程,唤起新时代少年人的使命感,向我们传递着伟大的中国梦。他们的故事,不仅照亮了百余年前青年道路,也启迪当下青年,为国家作为、为民族担当。

文字编辑中心编辑郑丽娟表示:影片让我们重新思考关于勇气与信念的问题,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回望过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伟大的民族征程还在继续,永远是少年的初心需要薪火相传。

百年党史历程,其中的艰难险阻、狂风暴雨,先辈们始终不忘初心、历尽磨难仍奋勇前行的英勇行为气壮山河;百年党史历程,所遇到的坎坷阻碍、惊涛骇浪,不断磨练着我们的党,使我们的党走向成熟、走向辉煌。百年来党的光辉历程熠熠闪耀,电影《永远是少年》让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再一次深刻地感悟了党所历经的艰难,更激励着大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逐梦前行。



附件1

历尽千帆,初心仍是少年
——
红色青春影片《永远是少年》的精神主旨

郭发仔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永远是少年》是一部红色青春电影,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冯小宁根据真实事件,为献礼建党100周年而精心创作的。影片主要以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为时代背景,通过五个青年学生的鲜活形象,展现了青年志士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做出果敢的选择,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最终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并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牺牲的故事。

影片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过多拍摄技术上的渲染,只是以一种平静而素朴的方式叙述,由一群新时代植树的少年,回溯另一群把自己与国家命运紧密关联起来的红色少年,把观众引入那个动荡不安、黑白颠倒的时代,与壮怀激烈的红色少年一起点燃心中的燎原之火。

青春,是用精神点燃的火把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光辉历程中,涌现出无数英烈,他们靠的就是坚贞不屈的精神,视死如归的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这些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实践中历练并升华出来的。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群大学生,他们青春勃发,为知识而争论,为聊天而斗气,连女同学也调皮地爬上大树,将啃剩下的果核丢下来。但他们的青春连着时代的脉搏,在无理可说的旧制度下,他们不得不走到大街上去,到矿井中去,目睹当权者的无能,感受社会的黑暗。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一个个挥舞起稚嫩的拳头,发出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命运,应该由我们来改变的誓言。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发出振聋发聩之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初生牛犊不怕虎,影片中的老武、文婷、冯健行、豹子等,是一群热血沸腾的青年学生,他们却有一颗壮怀激烈的少年中国心。为了打破旧社会的藩篱、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他们或抛弃富足的生活,或与妻子家庭阔别,远离故土,四处求真,在坎坷的革命路上奋斗不止,最终血洒疆场。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他们俨然华表之上为民请命的精神之犼。

青春,是默默奉献的铺路石

甘做千千万万奠基大厦的铺路石,这是影片中几个青年学生反复喊出的心声。鲁迅先生在黑暗的旧势力面前横眉冷对千夫指,在人民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一种敬畏人民、愿为民生肝脑涂地的谦卑态度。影片用青年学生的所作所为进一步诠释了这种精神,为了建筑新中国大厦,这些微不足道的青年学子,不为名,不为利,投笔从戎,在各条战线上与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抗争。主人公冯建行牺牲在战场,青山处处埋忠骨,他觉得挺好;文婷被捕后放弃生的机会,从容地走向漫山遍野的花丛赴死,她成了大地上笑得最灿烂的花朵;豹子随东北抗日联军辗转在白山黑水之间,最终壮烈牺牲;老武随红军长征,在途中不幸牺牲。中国革命的旗帜是无数人的鲜血染红的,他们便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缩影,为了救亡图存而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

这群学生都是交通大学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也就是学修路的,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更懂得修的艰辛和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在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伟业中,很多先辈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福祉,先天下之忧而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始终保持一种令敌人胆战心惊的微笑。他们,没有留下名字,没能亲眼看到天安门前升起的那一缕耀眼的曙光,只默默地做了一颗无名的铺路石。但他们都有一个功垂千古的名字:人民英雄!

青春,是用信仰照亮的光芒

影片中的青年都在学校里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在社会中践行着中国共产党员的诺言,在战斗中坚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除了胆小怕死的小于,因顾及小家而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外,其他四人都用坚定的语气对敌人做了铿锵有力的回答。文婷出身资本家,上海滩繁华街道上近一半的铺面都是她家的。她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后,她父亲买通了敌人,只要她在悔过书上签字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走出牢房。办事的敌人苦口婆心地劝解,文婷拒不签字。面对敌人的不解,文婷不屑地说,我有我的信仰。冯建行在红军阵地上战至最后一个人,受伤后,围上来的敌人让他服个软,就可以活命。冯同学平静地说,不必了,此处埋骨,甚好。最后饮弹而亡。对于豹子和老武的牺牲,影片并没有直接呈现,但从冯建行和文婷的大义举动来看,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肯定对得起自己举起右手时的铮铮誓言。这几个在天安门前共同发誓的有志青年,都用信仰的光芒照亮了自己的青春,都是中国的脊梁。其实,在救赎苦难中国的历史上,像他们这样的革命英烈有很多,他们忠于自己的信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树立了一座光耀华夏的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的青春只有一次,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现在的青少年,生在阳光下,长在春风里,他们需要了解我们的党史国史,需要了解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史,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在人生路上,留下一段无怨无悔的青春。

也许,这就是影片《永远是少年》所传达的精神主旨。



附件2

少年强,则国强

——观《永远是少年》有感

梁红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影片《永远是少年》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冯健行、文婷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基本叙事线,艺术地再现了百年前中国的一群热血青年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峥嵘岁月。同时,这部影片通过刻画百年前少年们为铺就中国崛起道路的伟大使命,甘愿奉献的成长历程,唤起新时代少年人的使命感,向我们传递着伟大的中国梦。他们的故事,不仅照亮了百余年前青年道路,也启迪当下青年,为国家作为、为民族担当。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奋斗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源泉。事业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奋斗是我们党永葆青春的密码。《永远是少年》中的四位少年,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他们是在困境中探索的青年代表,他们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奋斗牺牲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值得每一个青年学习。他们勇担使命,是合格的时代新人。回望百年征程,坚定信仰力量。他们意气风发,坚守对信仰的承诺,将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和坚守的使命;他们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用年轻人特有的方式探索新希望。这部电影深刻地阐释了信仰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信仰不灭,薪火相传!          “我们是什么,中国就是什么”“天下兴亡,是青年应该担负的天职。作为一部青春题材主旋律电影,《永远是少年》塑造的学生形象立体饱满,群像多元丰富。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影片中几位学生下煤矿深井、办矿工夜校,帮助矿工维权,组织学生游行抗争的细节,这样的情形也正是百年前无数仁人志士救亡救国探索的生动写照。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以青春之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牺牲时是31岁,夏明翰英勇就义时年仅28岁,革命烈士邱少云牺牲时只有26岁,还有22岁的雷锋、21岁的黄继光、20岁的李向群、15岁的刘胡兰……一串令人震撼的数字,不仅仅代表着年龄的大小,而是彰显着,在革命年代青年英雄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的悲壮事迹。

百年前的中国梦在一代又一代顽强独立的少年们的努力下,实现了。那么,百年后的今天,新时代的少年们有着怎样的中国梦,又该为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承担怎样的使命?相信《永远是少年》这部影片会带给我们思考与答案,激励我们勇敢承担少年人使命,继续传承为之不懈奋斗的中国梦

 


附件3

《永远是少年》观后感

罗俊亮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的日子,也是西南交通大学建校125周年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有幸得到党支部赠送的电影票《永远是少年》,无疑是令人激动的。

作为交大一员,作为主人公的校友,感受校友的革命精神,对自己的激励是更为亲近的,更直观的,更有冲击力的。影片主人公冯健行,其原型是交大土木工程专业1927届校友冯亮功,红军英烈。而冯亮功正是冯小宁导演的爷爷。交大建校之始,就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一批批交大人始终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民族救亡图存的英勇抗争中、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历程中,传承弘扬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披肝沥胆,一往无前,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感怀先烈,重温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升华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以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影片也是以这样的形式展开的,将今天的青年与100年前的青年衔接起来,以一群新世纪的少年植树时发现才子的革命遗物切入回忆。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冯健行、文婷等五人相识、相知在交大。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五个人迅速拧成一股绳,在老师的带领下加入了初创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在时代潮流的变革和曲折的革命道路中,意气风发的他们对诺言的坚守,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忠贞选择。

毫无疑问,《永远是少年》是一部主旋律电影。故事主要以中国共产党1921—1931年间的探索发展为时代背景,属于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影片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建党早期的工人运动,国共合作北伐、创建工农革命武装等场景,弘扬了革命精神,传承了爱国情怀。但是该片的独特之处在于,于波澜壮阔的宏大历史中,展示了接受新文化运动的普通青年知识分子走向革命道路的历史群像。该片展示的不是伟人或是知名的革命家,而是一群富有青春偶像气息的青年大学生。从他们初入交通大学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到前往北大聆听革命导师李大钊先生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讲座,再下到煤矿井底对中国工人现状做深入调研、开办工人夜校,组织工人运动……他们一直在探索怎样才能救中国、修什么路、架什么桥

曾经百年风雨,归来仍是少年。解放全中国,让中国人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做国家的主人,这是他们的理想与信念。

理想是我们一个人的指路明灯,是工作、学习、生活、思想上的根本动力,是人生事业和生活的精神支柱;理想是对自己知识的进一步融合与贯通,它能给我们明确地指出自己的选择与追求,它能使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幸福的夙愿充满期待。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为确定美好的方向和奋斗目标,要甘愿为实现理想尽最大努力而奋斗。我们的人生就好比无边无际的海,水手就是我们自己,而理想就是舵,舵稳了,急流、浪潮、漩涡与暗礁在我们的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挡不住我们坚定的信念。

对于有远大理想的人来说,一切的苦难就如一座金山,它能让我们体会甘与苦、酸与辣,真正理解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的含义。当今社会,早已是知识统领的新时代,在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面前,我们必须确定价值目标,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总要去实践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解剖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饱满的活力、坚忍不拔的脊梁。

我们要跟上前辈们的步伐,接起时代的接力棒,扛起大旗勇往直前。信仰不灭,薪火相传!

 


附件4

《永远是少年》观后感

郑丽娟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1521日,社里组织我们党员观看了献礼建党百年的主旋律青春电影《永远是少年》。影片以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一百年前,冯健行、文婷等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家境富足,却敢于放弃优渥的生活,积极投身中国革命,接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追求梦想和真理,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奔走呼号,最终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牺牲的故事。影片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建党早期的工人运动、国共合作北伐以及创建工农革命武装等历史场景,弘扬了革命精神,传承了爱国情怀。

这部影片与以往讲述伟大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不同的是,它从小人物的叙事角度切入,展现了百年前青年革命者的传奇青春故事,勾勒出青年革命者的鲜活群像,更加贴近我们普通青年观众,让我们能以之为镜,照见自己。影片中的这群年轻人是如此鲜活真实,他们的心路历程与我们相契,他们的困惑与成长让我们感同身受。他们的身影仿佛将我们带回到百年前那个战火纷飞却又热血沸腾的年代,我们的心被他们的一言一动牵动着,为他们的成长而欣喜,为他们的牺牲而扼腕。这群年轻人将自己美好的青春岁月,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冲破重重迷雾,勇往直前,奋进不息。他们用混合着汗水和献血的抗争、奋斗浇灌理想之树,在他们辛勤栽种、现已长成参天大树下庇荫的我们,更应当不忘百年初心,继续砥砺奋进,将这种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代代传续、发扬下去。

影片结尾处,几位热血青年魂魄归来,看到当下中国的繁荣富强,露出欣然微笑,并安然隐退于英雄碑石上。这一叙事时空的跨世纪穿越,让我们遗憾又感动。遗憾于他们终不能亲眼见证这盛世景况,感动于这盛世正如他们百年前所愿。而这相隔百年的相遇又不能不使我们思索:这些少年到底为什么这样做?是什么给了这些少年将艰险与死亡置之度外的巨大力量?是坚若磐石的信念,是闪烁真理光芒的伟大梦想。更令人深思的是:少年这个词到底代表了什么?少年这个词总能让人联想到一系列美好的词汇:纯真、热血、勇气、理想、信念、探索、奋进……作为少年,就应该保持求知若渴、勤思善学,永葆赤子之心、纯净本色,永远敢于逐梦星辰大海。即便年龄已不再是少年,但只要有这样的心灵和梦想,将永远是少年

那一个个坚守初心、坚定信仰、立志许国的人,将自己的血肉之躯凝聚成摧毁旧世界、开创新世界的磅礴力量,用平凡而又壮丽的人生书写了伟大信仰的颂歌,他们最终被历史所铭记,被后人所缅怀。难觅少年时,总有少年来。这部影片让我们重新思考关于勇气与信念的问题,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回望过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伟大的民族征程还在继续,永远是少年的初心需要薪火相传。作为新时代的新少年,我们同样应当胸怀信仰、热血沸腾,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砥砺奋斗。

 


附件5

为国家作为,为民族担当

——《永远的少年》观影心得

李芳芳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521日下午我怀着期待已久的心情走进电影院观看了《永远是少年》这部影片,在得知电影要上映之前,我就想着一定要去看,想了解那个年代的青年是怎样的激情澎湃,怎样地为国家作为,为民族担当。

整部影片以小人物彰显大情怀,通过冯健行、文婷等五位普通的年轻人的视角切入,讲述了这五个青年学生在时代潮流变革和曲折的革命道路中坚守使命初心、忠于信仰的故事。

这五个人是百年前那个时代的缩影,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建党初期无数追随党组织的年轻人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的选择,他们面对时代局势的纷乱复杂、面对反动派镇压的残酷血腥、面对革命道路的曲折,仍然坚守初心,为国家奋不顾身,当他们说出我们怎么样,国家就怎么样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当下的中青年一代,我们又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一代人呢?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呢?看着影片中的一位位青年,他们的青春是美好的,亦是短暂的。每个人的一生,年轻的时光只有一次,才更值得我们珍惜时光、不懈奋斗。身处不同时代的我们,有着不尽相同的际遇。而新时代的我们,生逢盛世,身处最好的时代,我们要珍惜当下,趁年轻,一定要多学习,提升自己,既强化理论武装,又提升业务素质,既看眼前,又谋长远,在工作中,要多干活、多思考,争取凡事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必然,不止步于想干事,更要多想能干事、干成事的方式方法,在迎难不畏难中直面挑战、接受考验、收获成长。

影片中的青年学生坚定地说:未来的路,会很长,很艰险,但建立一个富强新中国的梦想,已经开始由我们去实现了!百年前的中国梦在一代又一代顽强独立的少年们的努力下,实现了。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有着怎样的中国梦,又该为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承担怎样的使命?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也面对着时代风云、家国重任、个人道路的重大选择,我们一定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相联,将自己的青春融入祖国的河山,为国家作为,为民族担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附件6

观《永远是少年》心得

罗爱林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影片《永远是少年》,以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冯健行(我校1927届校友冯亮功为原型)、文婷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基本叙事线,艺术地再现了百年前一群热血青年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艰苦岁月。影片讲述了一群意气风发的学子对诺言的坚守,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忠贞选择。他们用年青人独有的方式探寻新希望,他们甘愿奉献的成长历程,向我们传递着伟大的中国梦,在当下而言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永远是少年》中的五位少年,是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的青年的化身,他们为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奋斗牺牲的革命品格和斗争精神,深刻传递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光荣使命。

影片力图从一群少年短暂而辉煌的青春生命中,探求一个问题的答案——百年前,他们为什么抛弃富有的生活,甘愿走上充满艰险和死亡的道路?是什么信念让他们如此坚持?影片中,外国矿主面对中国工人和学生维护工人权益的勇敢无畏,问了句为什么?国民党反动派军官面对宁死不签悔过书、不背叛信仰的文婷,呢喃着问为什么?被压迫、剥削而后觉醒了的工人们做出了回答,他们梦想着有一天可以过上能吃饱饭、有地方住、不用被动挨打、不用担惊受怕的日子。

百年前的中国梦在一代又一代勇敢独立的少年们的努力下实现了。那么,百年后的今天,新时代的少年们又有着怎样的中国梦?该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承担怎样的使命?相信《永远是少年》这部影片,会让当代青年人深刻体会到,即使生活在强大的祖国,仍要立大志、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1877

上一篇: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党支部开展“两学一做”党日主题活动 下一篇:出版社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