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蜀都遗韵——记忆留存的历史余味

    作者:王跃

    本书是一部地方文化读物。作品主要从宏观的角度以纪实的笔触叙述了成都老城墙、河流和桥,以及老成都物象记忆,挖掘了成都历史上的名流趣话、市民情结、独特大院生活趣味,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凤凰山、大佛堰趣闻,勾勒了成都自古以来就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点,包括对宽窄巷子、东大街、文殊院、盐市口、春熙路、刘文辉公馆、科甲巷、劝业场、陕西会馆、水津街等的历史追忆等。全书图文并茂,行文轻松,史料充实丰富,能令各个年龄段的人全面认识成都的魅力之所在,真正领会“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 贵州历史与文化

    作者:申满秀 主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贵州历史发展的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然环境决定的。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与川、滇、桂、湘四省区接壤,全省总面积17.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7%,贵州处于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大斜坡地带,地势起伏,差别较大。最高层为海拔2900米(赫章境内的韭菜坪),最低处海拔137米(都柳江河谷)。
    贵州地形复杂,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坝子)。其中高原、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87%,丘陵占10%,盆地占3%。因此,贵州是一个多山地区。贵州不仅山多,而且挺拔,明代学者王阳明在《重修月潭寺公馆记》中这样写道:“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这段话生动地描写了云贵高原的地理特征和磅礴气势,也是云贵高原地理特征的真实写照。就贵州省来看,著名的山脉有西北部的乌蒙山,北部的大娄山,中部的苗岭山脉,雷公山是它的最高峰,在东北部森林茂密,山势峻峭,主要山脉有武陵山,梵净山是它的主峰,海拔2500多米。在山与山之间形成了许多坝子,因此,一些学者把贵州文化称为“坝子文化”。坝子文化是一种较封闭的文化,受这种文化的影响,贵州老百姓的思维就相对显得比较保守,不容易接受其他先进文化。贵州地形属于喀斯特地形,其特点:
    一是岩溶风光瑰丽多姿。著名的溶洞有安顺的龙宫、织金的打鸡洞、镇宁的牛洞、铜仁的九龙洞、贵阳的白龙洞等,正是这种喀斯特地貌,铸就了贵州著名的黄果树瀑布。
    二是矿产、水资源丰富。贵州省现已探明的矿产达64种,储量名列全国前十名的有30种之多。汞、硅石、光学水晶储量名列全国第一,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贵州省水能源居全国第六位,水流域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乌江、清水江、赤水河、红水河(今南、北盘江汇合处)和都柳江等五大水系。它们分别属于我国的长江和珠江水系。由于贵州省是山地地形,降雨量相当丰富,年平均降水在900~1500毫米,分在60多天,并且分布不均,贵州西部雨少,中部和东南部雨水相对较多,而夏秋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这就决定了贵州阴天多,阳光不足,日照少,四季不分明。所以,旧时的人们形容贵州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
    贵州地形从总的来说是不利于发展的,作为一个典型的内陆省份,搞对外开放,必须借海出洋,这就增加了经济成本,对于经济本来就不发达的贵州来说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贵州的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即便在隆冬季节的1月,平均气温也有1~10摄氏度;盛夏的7月平均气温17~28摄氏度,全年平均气温10~20摄氏度,这就形成了贵州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第二春城”之称。这对于贵州发展旅游业又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这里居住着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等十多个民族,其中汉族占70%以上。2003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贵州人口3837.28万多人,其中,汉族2383.95万人,占总人口的62.15%,少数民族1453.33万人,占总人口的37.9%。贵州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开发贵州,不断推动着贵州历史向前发展。
    居住在贵州的兄弟民族中,苗族人数最多。人口超过10万的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等民族。其中苗族约369万,布依族约248万,侗族约140万,土家族约103万,彝族71万,仡佬族43万,水族32万,回族13万,白族12万。
    1. 苗  族
    苗族在贵州分布最广,几乎每一个县都有。但苗族人口集中的地区主要在黔东南、黔南。关于苗族的来源有三种说法:
    其一,三苗说(三苗指苗、瑶、壮)。据说在尧、舜、禹时代,三苗的祖先就生活在江淮荆州一带,以后迁入洞庭湖一带,进入湖南中部。唐宋时期才迁入贵州。《史记·吴起传》记载“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彭蠡指鄱阳湖)。因此,一些学者认为三苗是苗族的祖先。
    其二,羌族说。《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说明羌族与三苗有关,这段史料主要反映禹时三苗曾被禹所打败,一部分人被俘,流放到三危(今甘肃敦煌一带),与氐羌族融合,宋元时期他们迁入云南,从云南进入贵州。
    其三,盘瓠说(这种说法是从苗族的图腾崇拜引申而来)。
    关于苗族的称呼,蚩尤时代叫三苗,商周春秋时叫“南蛮”,秦时在黔中地区设置黔中郡,故苗族又叫“黔中蛮”,西汉时改黔中郡为武陵郡,所以苗族又被称为“武陵蛮”。东汉、唐宋时期,苗族主要居住在沅江的五条支流附近,故称“五溪蛮”。南宋时,才有“苗族”的专称。清朝以后苗族的称呼较多,主要根据他们的习俗、居住地、服饰等来称呼,如“花苗”,同时又有大小花苗之分。此外,还有青苗、黑苗、木梳苗、短裙苗、清江苗、青山苗,等等。
    2. 布依族
    布依族与广西壮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关系,其语言、风俗多有近似之处。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南、黔东南、安顺、贵阳市等地。布依族属于古越人的一支,称骆越人。战国时住在红水河(今南、北盘江),汉时迁贵州。汉以后的史书称布依族为濮或僚,蕃、番等,汉以后“骆越人”这一称呼逐渐消失。唐以后,称布依族为“番蛮”“牂牁(音zāngkē)蛮”“都匀蛮”,明清以后开始称仲家,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布依族。布依族的生活习惯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好以青帕缠头及腰,妇人长裙细摺”。二是“喜楼居”,即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
    3. 侗  族
    侗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东北地区,以及湖南、广西、贵州三省毗邻的地带(黎平、榕江、从江、锦平、天柱、镇远、剑河、三穗、荔波等县,其中以天柱侗族最集中)。魏晋南北朝时侗族称“僚”,唐朝以前称越人,明以后称侗人。侗家的鼓楼、风雨楼是侗族建筑的艺术结晶,其建筑风格古雅、独具匠心。
    4. 彝  族
    彝族主要分布于黔西北和黔西南地区。彝族原属于西北羌族的一支,战国之际沿横断山脉南迁,依次进入云南、四川,最后到贵州。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如《消灾经》;传统节日有火把节。
    5. 水  族
    水族主要居住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属于百越中的一支,原住在广西地区,唐宋时进入贵州。一般认为水族的名称是由其靠水而居而得

  • 魅力汉中

    作者:曾小珊

    本书介绍了历史文化名城汉中的人文历史、名胜古迹、生态环境、特色美食等,是第一本详细介绍汉中人文地理、自然风光、风土民情的双语书籍。本书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历史汉中”,介绍汉中的两汉三国文化以及与其相关的名胜古迹、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等;第二章为“人文汉中”,介绍汉中的戏剧、民歌、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章为“生态汉中”,介绍汉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风景名胜;第四章为“美食汉中”,介绍汉中的风味小吃、地方特产等。本书以中英文对照和图片说明的方式介绍了汉中的历史渊源,民风民俗,自然生态和饮食文化等内容,此书将作为汉中市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本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全面介绍汉中历史人文的译著,面向各类读者,将广泛用于汉中对外宣传,城市形象展示,旅游推介,经贸活动和礼仪赠品等方面。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的诸多的因素,礼县方言所呈现出来的语言特点与中原官话相比,既有共性,又独具特色。本著作在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主要描写了礼县方言的语音系统、词汇系统以及语法的特点,通过共时、历时的比较,较为全面的呈现了礼县方言的全貌;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方言中的特殊语言现象以及演变历史。此外,本著作对保存礼县方言、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语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现在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的礼县,历史上是秦早期文化的核心区域。境内的秦早期历史文化遗存,特别是以大堡子山为标志的秦早期文物出土地,早已是举世瞩目的历史与文化象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自然要对自身与本地的关系自豪不已。
    几年前我第一次到大堡子山参观的时候,正是农历四月的天气,融融的阳光扑在蓬勃的麦田里,鸟的婉转叫声勾着群山的沉默,我一时竟有些茫然——我在哪里?……然后我见到了挖出了文物的地坑——说实话,那一刻我真的有一种时空混乱的感觉,那山的那片温暖的弯里,弯出了令世人震惊的古人生活,可是还有什么仍然弯在这里没被发现呢?
    再后来,去参观了礼县秦文化展览,杵在实物与照片之前,我真的不太相信那是几千年前的事物,那种精美与精美透示出的品位,如果不是我们今人的附会,一定就是先人们的灵性与神性的暴发——凡人岂能有这样的创造与发明?!我们注意到了那器物的高度艺术水准,注意到了它们通人通天通地的神力,同时也注意到了古人与我们之间的对话与沟通——那种文字,那种美丽,让我们体会到了先人对我们的期望、失望与血脉纹络的贯通。
    我们还要特别关注那些文字——刻在器物上的文字。比如秦公簋上那105个文字,自1916年被发现,1948年到达北京,再经王国维、郭沫若等学者认定为秦初始文明的最重要的实证之一以来,形成多大的影响力!但是,对这些文字本身,后人似乎缺乏足够的能力去鉴别、去欣赏,甚至是才尽辞穷,不能穷尽其中的所有,自然就不能尽享其中的奥秘,便只好胡乱用些诸如艺术呀、文化呀之类的今人的可怜相去描述。可是我总觉得,我们缺乏对这些字里还活着的古人的灵魂的关照,这是我们民族代际的真正血脉所在。只是,我自己更加的无才辞穷,只会站在边上说这些疯话。
    现在,我又见到了王建弢同志的《礼县方言调查研究》的稿本。礼县,这可是秦人早期生活的核心地带,与秦公簋上的文字一样,这里的语言中,也许同样保藏有无数的标本和秦先人遗存供我们去挖掘。
    说来奇怪,我眼里看着书稿,心里却不断地闪过礼县的山、礼县的人,还有粼波游动的西汉水……我还想起了离礼县县城不远的祁山堡,从秦早期到三国时期,这片土地上演绎了多少或惊心动魄、或哀婉凄切、或豪气干云的动人故事!可是,如果没有这些生动的语言,没有了这些抑扬顿挫的声音的支撑与铺垫,那种无声的状态恐怕不是用恐惧二字可以尽述的。
    所有这些,成就了王建弢同志这些工作的落脚点和意义所在。我自己不是个懂方言研究的读书人,王建弢同志请我为这本书说几句话,我本是极力推辞的,因为自己实在是外行。但因为上述这些理由,最终也还是答应下来写几句外行的话。
    《礼县方言调查研究》,首先要强调说明的是,它来源于广泛且坚实的田野调查。作者自己提到,“礼县地处山区,县域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影响了人们对礼县方言的田野调查”,所以此前对礼县方言的田野调查比较稀少,因此“目前关于礼县方言的学术成果很少”。当然也可以由此推想到作者开展这一研究的艰辛。可是从成果看,这些艰辛是值得付出的。当然从一个人的力量宽厚上去想,全方位对一个县域内全部语言情况做一个详尽的田野调查,确实是存在极大困难的,所以作者理性地选择了其中的一个部分去调查、去观察,这个部分最合理的当然是“仅以礼县城关话为研究对象”。于是她舍弃了田野调查中的一些任务,选择了其中最能说明县域语言状况的县城这个核心区,并进行了耐心的调查与深入的观察。
    这种选择本身,极大地提高了本研究的可靠性——如果选择太过宽泛,力量所限,自然就不能保证材料的精准性。
    另一个需要强调的是本研究对礼县方言的特点——其个性特征的把握。从细微处着手,一个方言系统必然有很多的个性特征。这一点在本研究里得到很好的展示。这里要强调的是本研究对礼县方言一些突出特点的挖掘——这些特点使礼县方言迥然有别于其他临近方言。例如“tʃv、tʃhv、ʃv、ʒv”一组舌叶音(主要以如“猪”“错”“酸”“如”一类,在甘谷话中,依据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两组,一组为“猪”“出”“书”“如”,另一组为“租”“粗”“苏”“如”),在礼县方言中的存在。这是礼县方言中极具特色的一种语音现象。当然,关于这一组声母是否是这样的拟音,还有一些争议。王建弢同志拟音的主要依据,是这些音节发音时,都是一种平舌状态,而其他人的拟音则有另外的依据。王力先生在《诗经韵读》中曾给《诗经》时代的“祝”拟测为tjiuk,到20世纪,高本汉为西北方言中存在的“祝”音拟为tɕȋuk。这种拟音的好处是与另外一个音韵学理论保持了合理的继承关系:人们普遍认为古音合口呼与细声结合时,出现了iu双介音现象,而正是这种双介音后来凝结成了撮口呼韵母。而在它们没有凝结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双介音韵母。这种韵母在礼县话中(也包括甘谷话)还有保存,其中有一些就是王建弢同志指出的前述那组舌叶音,而iu双介音与本书作者所拟的舌叶音的拼合却不够理想,加上本区域的入声在传递过程中消失了,辅音韵尾脱落了,所以有的人就拟为tɕjv、tɕ‘jv、ɕjv、jv,只是这些舌面音的实际发音阻碍位置更要靠近硬颚前部。大约正是由于阻碍部位受到iu介音的影响比tɕ、tɕ‘、ɕ更靠前(所以作者准确地使用了另外一个声母χ,而这种声母正好与k、k‘、x与tɕ、tɕ‘、ɕ之间的关系相同),所以作者选择了舌叶音。但是这些分歧并不影响对这一组声母——其实更多的是一组特殊的音节——的关注,因为这些音节实在是太具特点了。当然不仅仅是这一个方面,全书还有很多这样的展示。而这些特点,使礼县方言有了作为独立语言现象研究的价值。
    最后要强调一下本书的结构。我前面说过,我自己不是研究方言的,面对方言研究,基本上是外行。但是即使如此,也不影响我对本研究成果文本在结构上的认可。因为我认为,越是能让外行明了的,就越是有效的。本书在结构设计上,以语音、词汇、句式为三大方面,然后在其中列出最能反映该方言特点的下位类型予以展示,这让读者很容易既把握该方言整体的状况,又容易清晰地感知其特殊特别的地方。尤其是在语音和词汇方面,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进行了挖掘性展示,使本研究的价值得到很好表达。
    当然,任何研究都会有遗憾。本研究成果在语法方面的挖掘和研究,与其他内容相比,就显得单薄一些,好在这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补充。但是,秦时期文明文化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正是急需这样的成果的时候,秦早期文明圈里生活着的人们,对这片土地上存在过的文明有着共同的责任,王建弢同志的研究,或许就是这种责任和意识的体现,对此我们表示钦敬。


    马建东   
    于天水师范学院


     
    ...查看更多
  1. 第一章  导  论 1
    一、礼县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及人口建制 1
    二、方言归属与内部差异 2
    三、发音合作人 2
    第二章  礼县方言的语音系统 4
    一、礼县城关话音系 4
    二、礼县方言新老派差异 6
    三、礼县方言的文白异读 7
    四、礼县方言声韵配合表 9
    五、礼县方言同音字汇 16
    第三章  礼县方言的共时音变 29<br/>一、两字组连读变调 29
    二、轻声的调式 31
    三、礼县方言的儿化 35
    第四章  比较音韵 38
    一、礼县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比较 38
    二、礼县方言与中古音的比较 47
    三、关于礼县方言的声母tʃv、tʃhv、ʃv、ʃv 58
    第五章  礼县方言分类词表 61
    一  天文 61
    二  地理 64
    三  时令时间 67
    四  农业(包括农林渔牧) 71
    五  植物 74
    六  动物 81
    七  房舍 84
    八  器具、用品 86
    九  称谓 91
    十  亲属 94
    十一  身体 97
    十二  疾病、医疗 101
    十三  衣服、穿戴 105
    十四  饮食 107
    十五  红白大事 112
    十六  日常生活 116
    十七  讼事 119
    十八  交际 120
    十九  商业、交通 122
    二十  文化教育 125
    二十一  文体活动 127
    二十二  动作 130
    二十三  位置 133
    二十四  代词等 135
    二十五  形容词 137
    二十六  副词、介词等 140
    二十七  量词 142
    二十八  附加成分等 144
    二十九  数字等 145
    三十  四字格、固定短语 148
    第六章  礼县方言词汇的特点 153
    一、礼县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153
    二、礼县方言词汇构词法 156
    第七章  代  词 166
    一、人称代词 166
    二、指示代词 167
    三、疑问代词 169
    第八章  副词、介词 171
    一、副词 171
    二、介词 175
    第九章  助词、语气词 177
    一、助词 177
    二、语气词 178
    第十章  几种常见句式 181
    一、礼县方言的反复问句 181
    二、否定句 186
    三、比较句 186
    四、把字句、被字句 187
    参考文献 188
    后  记 191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