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西江水韵

    作者:谭志坚, 王易萍

    本书是地方文化研究专著,研究主题是水文化对西江流域生态生活的方方面面,读者对象为地方文化及文化人类学研究者。西江是我国第三大河流,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经济带,属于国务院发展规划控制区域。人类文明逐水而成,水文化影响着包括信仰崇拜、建筑表达、经济交流方式、文化传播等地方文化的方方面面。本书是广西哲社课题阶段性成果,在系统调研走访基础上,形成水文化对西江流域,特别是广西段的经济发展、习俗信仰、疍民情况、灾害文化、民间建筑、生态保护习俗的全方位介绍。本书对于地方文化研究特别是西江流域水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历史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实训指导

    作者:刘小云, 李伟中, 主编

    本书是(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教改成果(历史学专业)之一,本书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培养专业认证标准(试行)》等为规范,结合历史学专业特点,制定《历史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实训手册》,从实训大纲、实训指导和实训考核三个方面提出实训内容、实训方法、实训要求和实训目标等,重点以教学设计、说课、讲课、听评课等教学案例分析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外训练,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 蜀都名儒——五老七贤演绎成都

    作者:王跃

    本书是一部地方文化读物。作品主要介绍近现代以来大成都范围内的地方名儒,包括骆成骧、赵熙、宋育仁、尹昌龄、颜楷、刘咸荥、徐炯、谢无量、吴之英、吴虞、尹昌衡、廖平、方旭、邵从恩、庞石帚等人的典型事迹和对当时乃至今天的社会影响。这些名儒有的是书法家,有点是地方贤达,有的是慈善家,有的是文学家、教育家等,史称成都“五老七贤”。全书图文并茂,行文轻松,史料充实丰富,能令各个年龄段的人全面认识近代以来成都名流的魅力之所在,真正领会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真正原因。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抗日战争时期的冬学运动,指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敌后根据地组织农民群众在冬季农闲时期开展的科学文化学习和思想教育运动。本书收集大量历史资料,对冬学运动兴起的背景做了探讨与归纳,对冬学运动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在曲折中发展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对其效果、影响特别是在巩固我党对农村地区的领导、提高民众素质、夺取抗战胜利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提炼,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2. 农民的教育与动员在革命战争时期不可或缺。“得民心者得天下”无疑是一条历史规律,但前提是要创造机会让民众了解革命者的“心”,这就需要对民众进行教育与动员,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是如此。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曾指出:“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确实,在长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大多数农民并不关心政治,在侵略者的铁蹄还没有践踏到凋敝的乡村以前,为生存而奔波的农民大多还不能领悟到民族危亡的含义。生活的贫困与文化素质的低下,让生活在底层的人民无暇顾及也没有能力顾及其他。当然,受教育者也是有的,但如彭湃所言:“极少数农民接受了一点点文化,也通通都是压迫阶级欲使农民世世代代为其奴隶,而赐予这些奴隶的文化。”因此,在强大的侵略者面前首先必须改变民众的观念,这就需要抗战教育。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伟大的抗战必须有伟大的抗战教育运动与之相结合,两者间的不适合现象亟应免除。”抗战教育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唤起民众的抗战意识,其次在于鼓舞民众抗战的勇气,教会民众自我武装与作战的技能。对此,中国共产党充满信心。刘少奇同志曾说过:“即使是希特勒、日本帝国主义及国民党的特务,如果他们对青年儿童进行了深入的‘教育’,他们都能驱使成千上万的青年为其拼命,难道我们有真理并有平等待人的民主精神,不能在深入的教育中团结数百万青年和我们一道为新中国奋斗吗?”但问题在于如何实施教育才能取得最好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地动员民众。陶行知、晏阳初和梁漱溟等都曾进行过平民教育或乡村建设,其影响巨大,但实际效果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其整个过程中个人行为居多,力量有限,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与其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教育是有组织、有领导的行为,遍及绝大部分控制区域,内容也丰富多彩。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就是其中规模最大、最成功的一种教育模式。
    本书作者周江平在湘潭大学攻读硕士时就选取了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其导师,我深表赞赏。正如书中所述,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战时期社会教育中“最大量、最经常、最有效果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影响与贡献是巨大的。冬学运动中,农民在根据地里接受抗战教育。这种教育相对于前线的战火纷飞而言是平静的,相对于动辄几十万人的大会战而言是不为人知的,但这一教育运动的功绩却不能抺去。当今天我再去翻阅抗日战争时期冬学运动的史料,我感受到的冬学是千百万人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是遍布于各个抗日根据地的抗日呐喊。李公朴考察晋察冀边区后,发出的“学校就是战场,战场就是课堂。是抗战的教育,是建国的营房”的感叹让人感同身受。战场有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无形的暗战,有敌后的激流涌动。冬学运动就是敌后的战场,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有机会去冲锋陷阵,但接受过冬学教育的根据地的民众大多热血沸腾地随时准备着为国奋斗。而事实上,经过冬学运动,确实有大量的民众被动员起来走向前线,而且是一批一批自愿地走向前线。“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歌声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这就是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是正义的,人民奋勇向前的,陷敌人于汪洋大海中的战争,是不败的战争!但这样的战争怎样才能形成?主要靠的就是抗战的教育、国难的教育。
    2015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本书的出版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如今学术界对著名战事与人物已有充分研究的前提下,是时候进一步挖掘处于敌后而不为人知但功勋卓著的历史事件了。冬学运动不是当今研究的热门,但却理应成为研究的热点。周江平从2004年开始关注并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冬学运动,经过十年的积淀与钻研,如今已有些许收获,终于迎来了新著的出版。
    纵观全书,有三个特点。第一,全面的综合论述。本书最大的意义与价值在于,这是学术界第一部全面描述抗日战争时期冬学运动的专著。记得2004年,周江平初选该研究课题时,学术界研究冬学运动的学者寥寥无几。而今,已有一批新人涉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冬学运动的研究,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但依然未有一部关于冬学运动的专著问世,其原因主要在于整体研究的缺乏。周江平在攻读硕士期间就着眼于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整体研究,本书是其在硕士论文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全书对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详细梳理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发展阶段与各阶段的状况;对抗战时期冬学运动的教育与管理各个细节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其特点,发现其规律;总结了抗战时期冬学运动的巨大成效、历史贡献及经验教训。
    第二,有交叉学科的特点。抗日战争时期的冬学运动问题可以是历史学的范畴,也可以归属于教育学,甚至还可以看成是政治学的研究内容。说是历史学,是因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史实,因此属于中国近现代史,也属于抗日战争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说是教育学,是因为这一史实又属于教育史,是关于社会教育史的内容。因此,作者用了许多教育学的理论来分析论述冬学运动的教学与管理,以求达到更深的研究层次,得出符合教育规律的结论。说是政治学,是因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与政治路线的相关内容,是思想教育史的重要内容,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项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周江平的求学与工作经历恰好对这三个领域均有涉足,其本科专业是教育学,硕士学位是历史学,现在从事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许正是因为有这三个学科领域的经历,才让他一直关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冬学运动问题。而事实上,他也具备了从事这种研究的基础与条件。
    第三,注重与当今实际结合。本书指出了抗战时期冬学运动对于当代社会教育及践行群众路线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应当说当代的社会教育是有缺陷的。继续教育学校往往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技工学校与职业技术学院接收的学生大多是中学毕业生。对于已工作的成人,如果说工作于城市的成人还有一些参加培训的机会的话,耕耘于广大农村的民众则很少有学习与培训的机会,以至于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一些农村麻将成风。试想,如果有关部门利用农闲的时间对民众进行教育,又将会收获怎样的效果?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正是利用农闲的时间对民众进行教育,在经费与师资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尚且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在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农村社会教育理应有更好的作为和更大的成就。事实上,老百姓是有再受教育的需求的,他们渴望发家致富,但苦于没有技术与知识。如果有关部门能组织相关的教育活动,对于促进农村的繁荣一定大有裨益。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但依法治国要能真正实现还必须有民众法律意识的提升,可是当今的民众,尤其是生活于农村的百姓,不少人法律意识依然淡薄,这又需要全面的社会教育。而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功的社会教育早已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经验,我们应该认真总结。书中指出的冬学运动能给当代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领导冬学运动的整个过程是对群众路线的最好的诠释。
    当然,全书的特点还不仅是上述三点。十年间,作者为了进一步研究,查阅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可谓苦心孤诣,搜罗务尽。全书脉络清晰,视野开阔,不乏突破性的见解,勾勒出抗日烽火后方的另一幅多彩图景。诚然,全书也存有若干瑕疵。如缺乏实地考察的证据与描写,对各个根据地冬学运动的描写还不详尽等。或许是因为经济的问题,一些难题作者还难以解决。但作者能达到现在的研究水准已属难能可贵,希望再接再厉,锲而不舍,瞄准这一研究方向继续深入研究,尽早推出更有分量的学术专著。


    宋银桂
    2015年4月8日于湘潭大学


     
    ...查看更多
  1. 绪  论
    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难之时,全民抗战成为必需。然而,我国农村民众文化素质的低下与抗战的需求形成矛盾,这尤其表现在直面抗战的西北、华北、华东、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打退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并对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实施抗战教育显得尤为必要。然而,如何在百姓饥寒交迫且时时面临各种生存威胁的情形下,既能完成扫盲任务,又能大规模实施抗战教育,最终达到发动群众积极抗战,改造乡村、领导乡村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结合自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丰富社会教育经验,结合北方民众的生产生活特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终于找到了一种非常理想的社会教育模式,这就是“冬学”。
    “冬学”始于我国宋代,是指农村在冬闲时开办的季节性学校,历史悠久。但中国共产党利用并改造了传统的“冬学”,把传统中只是识字、学文化、讲故事的冬学,发展成了一种发动群众进行全民学习的轰轰烈烈的冬学运动。这一运动始于1937年陕甘宁边区,因其适应了抗战教育的要求及北方农民的生产规律和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领导乡村的需要而得到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推广,并在各抗日根据地迅速发展;到1945年,成为遍及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几乎所有根据地最重要的社会教育形式,为抗日战争、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及后来的人民解放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本书所说的抗战时期的冬学运动,主要是指兴起并繁荣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初步兴起、迅速发展、巩固和繁荣四个阶段。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期,冬学运动又得到继续发展,且规模依然庞大,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历史性的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中国广大民众的胜利,中国的老百姓为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抗日战争时期的冬学运动正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众进行抗战教育与动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独特贡献的壮举。诚然,与“百团大战”“台儿庄大捷”“平型关大捷”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战事相比,抗日战争时期的冬学运动似乎无人问津。然而,正是这一发展于敌后而不为现代人所熟悉的社会教育活动,却是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的重要原因。历史应该记住这一伟大的社会教育活动,记住那些在敌后为抗战而默默辛勤工作的人们。
    然而,现存的一些有关中国共产党文化教育史或教育通史及其他相关近现代教育史的论著对冬学运动只是偶尔提及,且论述并不详尽,这不利于我们从冬学运动中总结经验与教训,也不利于人们从中了解冬学运动曾经作出的突出贡献。因而,对抗战时期冬学运动的研究非常必要。
    第一,这一研究可以丰富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史和中国现当代平民教育史研究成果。冬学运动属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历史范畴,但又具有特殊性,本研究是对三者的进一步研究。
    第二,这一研究是对中国共产党能够充分发动群众和自身快速发展原因的进一步探讨。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冬学运动最重要的目的是政治动员,这是发动群众的重要措施。本研究试图通过剖析冬学运动,来寻找中国共产党能够充分发动群众和自身快速发展的根源。
    第三,对冬学运动的研究是纪念并向世人展示这一为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生产力的促进及新中国的教育、人才的培养都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教育模式。
    第四,启示人们,如果社会教育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并且得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将会产生巨大的成效;也启示人们从这一成功的农民教育模式发展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其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过:“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现在,我国破解“三农”难题和新农村建设依然需要农民教育工作的新发展,但现实是我国农民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而有关农民教育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教育史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共产党曾经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使农民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动力。因此,本研究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在研究中,我们也确实发现,冬学运动积累了丰富的社会教育经验,对当代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任何一种教育都应遵循教育的原则与规律。教育一旦遵循教育的原则与规律,就能迅速发展;反之,则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抗战时期冬学运动的发展过程正是这种现象的最好证明。现代教育急需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遵循教育的原则与规律,能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冬学运动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为抗战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向世人充分展示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关键问题在于,抗日根据地的财政是极端困难的,在几乎没有上级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对民众进行社会教育以满足抗战的需求,这不能不是我们学习的经验。而抗日根据地的方法就是充分动员群众,让民众自己帮助自己。这一经验应该可以推而广之应用到紧急时期的社会教育和贫困地区的社会教育方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科技与知识最终决定一国强弱的今天,提高国民的素质越来越重要。这一点在我国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冬学运动或许能为其提供可供借鉴之经验。
    从研究大范围来说,冬学运动应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教育史中的农民教育。关于这一方面的内容,20世纪50年代曾经有组织或个人进行过原始资料的整编工作,如由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的《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1957年版)、教育科学研究所筹备处编的《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1959年版)。另外还有一些专项研究,如1958年版的《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这些著作里都有农民教育与动员的相关内容,但可惜数量过少,未成气候。在当代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教育与动员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皇甫束玉、宋荐戈、王谦等学者重新开始搜集一些原始资料并整理成书出版,一些研究机构也开始整理第一手资料并出版,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等。其成果主要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的《老解放区教育资料》(1986年版),皇甫束玉、宋荐戈等编的《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1989年版),《人民教育》社编的《解放区教育工作经验片段》(1979年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的《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1981年版),临沂地区教育局老区教育资料整理组编的《山东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辑》(1981年版),山东老解放区教育史编写组编的《山东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汇编》(1985年版),王谦主编的《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1990年版),《晋绥革命根据地教育史资料选编》(1987年内部版),王用斌主编的《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续集)》(1991年版)等。
    其中,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的《老解放区教育资料》(1986年版),皇甫束玉、宋荐戈等编的《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1989年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的《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1981年版),王谦主编的《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1990年版)和山东老解放区教育史编写组编的《山东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汇编》(1985年版)五种资料汇编最为重要。《老解放区教育资料》分为(一)(二)(三)册,其内容都是当时解放区关于教育的方针政策、文献资料、报刊报道等。第(一)册收集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资料,第(二)册收集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资料,第(三)册收集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资料。其中第(二)册因为内容较多又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收集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有关教育方针的论述与社论、教育法规和教育概况以及关于干部教育的介绍与论述;下册主要收集的是社会教育与小学教育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与论述,这一册里的内容是本书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以编年史的方式记录了中国革命根据地从1927年8月到1949年9月每一年每一月所发生的教育事件或出现的文献资料。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编为抗日战争时期,第三编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该书是教育史界不可多得的史料集,价值非凡。《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是对当时陕甘宁边区出现的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文献资料的全方位收集。整个资料汇编分为教育方针政策部分、小学教育部分、中等教育部分、在职干部教育部分和社会教育部分,是研究陕甘宁边区教育最全面、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全面收集了晋察冀边区的教育资料,同样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史文献资料,共分为教育方针政策分册、初等教育分册、干部教育分册、社会教育分册和回忆录分册。《山东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汇编》总共有六辑,是研究山东根据地教育史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与此同时,董纯才、陈元晖、戴知贤、刘茗等学者开始出版相关专著,其成果主要有董纯才等的《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1991年版),陈元晖的《老解放区教育简史》(1982年版),李国强的《中央苏区教育史》(1986年版),戴知贤、李良志的《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1995年版),《陇东老区教育史(1934—1949)》(1988年版),山东解放区教育史编写组编的《山东解放区教育史》(1989年版),赵紫生的《冀鲁豫老区教育史》(1990年版),刘茗的《晋察冀边区教育史稿》(2005年版)等。上述书籍对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教育或农村教育有较多的记述或论述,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另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地区的地方志和革命史料等开始大规模地重新修订,其中关于教育志的内容,尤其是革命教育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原始材料。
    近十多年,许多学者把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教育史列为思想政治教育史的一个方面来研究,如张耀灿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2006年版),李光辉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2001年版),许启贤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2011年版),王树荫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2011年版),李德芳、杨素稳的《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史》(2007年版)等都有此特点。另外,一些教育通史或近现代教育史的专著也偶尔提及农民教育问题。当然,也有直接研究中国共产党农村教育史的,如王慧出版的《中国当代农村教育史论》(2014年版),但其研究的对象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农村教育,且其论述过于宏观。总的来看,目前关于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史的研究还是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的。
    具体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冬学运动研究,学术界已有所涉及,但目前还没有一本冬学运动的专著出版,发表论文数量也不多。自1980年以来,发表的题目中含“冬学”二字的各类学术论文总计63篇,其中包括自2005年起的硕士学位论文10篇。论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以某时期某一区域的冬学运动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类。这一类研究最为多见。主要有:万新方的《抗日根据地太行区的冬学运动》(载《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5期),胡现岭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载《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5期),苏泽龙、刘润民的《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的冬学运动》(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4期),周竞风的《建国初苏北区冬学运动述评》(载《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宋传伟的《浅谈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的冬学运动》(载《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12期),白雪枫的《试论20世纪40年代太行革命根据地冬学运动》(载《沧桑》2008年第5期),刘礼庆的《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述论》(载《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年第10期),周江平、刘素娜的《建国初冬学教育探析》(载《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张富文的《建国初期东北地区的冬学运动初探》(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李砚君的《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的冬学》(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赵君的《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载《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李伟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冬学教育简论》(载《党史博采〈理论〉》2013年第9期),王晋林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述评》(载《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等。其中,以万新方、胡现岭、苏泽龙、周竞风等的文章最有学术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领域的硕士学位论文较多,有李雪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陈伟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研究》(扬州大学2010年)、李亮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北省冬学运动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赵君的《抗战时期晋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山西大学2013年)、张阳的《山东解放区“冬学”运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以某时期某一区域冬学运动的某一方面为研究对象类。如罗朝晖的《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与社会风气的变革》(载《文史月刊》2004年第6期 )、罗朝晖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特点探析》(载《沧桑》2004年第5期)、白雪枫的《论太行革命根据地冬学运动的显著特征》(载《党史博采〈理论〉》2007年第11期)、苏泽龙的《1941—1949年的山西冬学与乡村社会——以文化变迁为视角的区域社会史研究》(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胡现岭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冬学》(载《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3期)、王元周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冬学运动》(载《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第3期)、李祥兴等的《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与政治社会化》(载《学术论坛》2011年第3期)、王建华的《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运动——以延安县冬学为中心》(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张蓓的《论党报在抗战时期的民众动员作用——基于〈晋察冀日报〉冬学运动报道的内容分析》(载《编辑之友》2012年第3期)、李砚君的《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及其特点》(载《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张羿霞的《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中的妇女教育》(载《鸡西大学学报》2013年第9期)。
    硕士学位论文有:罗朝晖的《山西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与乡村社会的重构》(山西大学2005年)、武慧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中的民众政治动员研究——1937—1945》(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张凤娟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与社会变迁》(河南大学2010年)。
    (3)以某一时期整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冬学运动为研究对象类。这一部分的研究相对较少,一般的期刊论文仅有两篇,分别是马树功、王明钦的《论抗日根据地的冬学教育》(载《南都学坛》1990年第4期)和方海兴的《简评建国初期的农村冬学》(载《天府新论》2008年第5期)。其中,马树功、王明钦两人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国内最先写关于冬学论文的学者。硕士论文也很少,仅有周江平的《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述评》(湘潭大学2006年)和郑几纬的《延续与转变:建国初期的冬学运动(1949—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以某一时期整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冬学运动的某一方面为研究对象类。这类研究也较少。主要有:王春慧的《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民众动员作用》(载《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4期),周江平的《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教师问题》(载《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论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主要贡献》(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以及《论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领导与管理》(载《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赵娟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冬学教育特色及其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载《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郭夏云的《冬学教育与根据地社会改造》(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遗憾的是一篇硕士论文都没有。
    (5)以整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冬学运动为研究对象类。这类研究是最少的,大概是因为题目过于庞大之故。即使有,也是从整个冬学运动的某一方面来论述。目前这类文章仅有两篇,是从冬学运动的现代启示来分析的,分别是庞守兴的《冬学衰落的原因探析——兼谈冬学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载《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第3期)、周竞风的《冬学运动历史对当代农民教育的几点启示》(载《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5期)。
    综观目前学术界冬学运动的研究现状,其特点如下:
    第一,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冬学运动的研究虽然有所涉及,但研究层次不够深,研究人员不够多,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太少,其中属核心期刊的仅有12篇。在书籍和资料中,目前关于冬学运动的内容,多见于资料汇编中的原始材料,其他的教育史著作中都只是偶尔提及,内容极少。
    第二,纵观目前学术界发表的论文,研究抗日战争时期冬学运动的最多,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冬学运动的某些特点或启示的在其次,然后是对新中国成立初冬学运动的研究,关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冬学运动研究最少。而立足于整个冬学运动,进行系统整体性研究的则还没有。
    第三,研究某一根据地冬学运动的多,而研究某一时段整个冬学运动状况的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冬学运动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期三个时期中的每个时期都具有许多共性的特点,完全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也可以以每个时期为单元进行整体性研究。
    第四,对于冬学运动的贡献研究不够,同时,将其与当代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中的农民教育问题及当代的教育改革的结合不够,没有充分挖掘其实际应用价值。
    在国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教育,学者们几乎没有专门论述,但他们在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时对毛泽东同志农民教育思想有间接涉及。如美籍华裔学者朱东成在《毛主席:无产阶级的教育》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思想在新中国的实践,美国学者约翰·霍金斯在《毛泽东和教育:他的思想和教导》一书中则着重讨论了1949年后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的实践。还有如美国马克·赛尔登的《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普赖斯的《共产党中国的教育》、西博尔特主编的《中国的革命教育》、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西行漫记》等著作都有相关内容。此外,一些通史或断代史类著作中也有所阐述,如美国费正清的《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但这些著作对于冬学运动很少提及。
    从上文可知,目前学术界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冬学运动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缺乏对抗日战争时期冬学运动的整体研究。因此,现在需要的是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冬学运动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形成系统整体性研究成果。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详细调查研究冬学运动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基本状况,探讨冬学运动教学与管理的各个细节问题,总结特点,发现规律,总结冬学运动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鉴于此,笔者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冬学运动的渊源、背景与条件,冬学运动的发展过程、教学及管理特点、主要贡献与启示等方面入手,全面而详细地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冬学运动,并对其主要特点进行了创造性的分析总结。全书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冬学的渊源与优势入手,纵观时代背景与民众的文化素质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需求,分析论述冬学运动在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兴起的原因、背景,并分析抗日根据地开展冬学运动的有利条件。第二部分,把整个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分为初步兴起、迅速发展、曲折中巩固、最终的繁荣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及原因进行深入考察。第三部分,从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组织发动、领导管理、冬学的经费、教学设备等问题入手,综合研究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组织、管理的状况与特点。第四部分,从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教材、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师问题等方面入手,综合研究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教学的状况与特点。第五部分,综合分析和论述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成效与主要贡献以及不足之处,指出其现代借鉴与启示意义。
    形成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抗战时期开展冬学运动是必要且可能的。这是抗战教育的必需,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领导乡村的重要措施,且具备经验基础与有利条件,发挥了“冬学”的优势,适应了北方民众生产生活的特点。
    第二,规模巨大。抗战时期的冬学运动经过了初步兴起、迅速发展、巩固和繁荣四个阶段,其规模是巨大的,是根据地社会教育中最大量、最经常、最有效果的一种组织形式,可以说是我国平民教育之巅峰。
    第三,组织管理经验丰富。抗战时期冬学运动的组织发动方式是多样且有效的,遵循自愿原则。领导与管理制度摒弃形式主义,讲求实效。
    第四,教学内容实用,教学方法灵活,有一支无私的冬学教师队伍。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教材、课程、教学内容皆与实际(特别是抗战)结合紧密,实用性强。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是与实际生产、生活和时事相结合的灵活教学法,是走群众路线的教学法。冬学运动的教师多是义务的,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教师们仍然在抗战的热情下推动着冬学运动向前发展。历史应该记住这些为抗战的胜利而在大后方无私奉献的人。
    第五,成效显著,贡献巨大。抗战时期的冬学运动成效显著,对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环境的改善、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和领导乡村目标的实现以及探讨社会教育规律、促进新民主主义教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种发展于敌后且不为现代人所熟悉的社会教育活动,却是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的重要原因。历史应该记住这一伟大的社会教育活动。
    第六,冬学运动彰显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积累了丰富的社会教育经验,对当代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冬学运动的成效与贡献证明了社会教育的重大作用,当代也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大力推行社会教育,这将会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冬学运动也启示我们,任何一种教育都应遵循教育的原则与规律,且应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广大教师的努力。而其在财政极端艰难的前提下获得成功的经验,推而广之,可以应用到紧急时期的社会教育和贫困地区的社会教育方面。这给我国当代大西部贫困地区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社会教育提供了参考。
    第七,冬学运动践行群众路线的做法可给当代以启示。大多数根据地是在了解群众意愿与需要,根据群众实际的前提下开展冬学运动的,而且结合百姓的生产生活实际,深入并相信了群众,这给我们当前的建设提供了启示。
    诚然,冬学运动并非只繁荣于抗战时期,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冬学运动继续繁荣,并为取得人民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社会教育活动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这些历史都应该为现代人所了解,也是学术界应该充分挖掘的一个研究重点。

    ...查看更多
  1. 目   录
    绪  论 1
    第一章  抗日战争时期冬学运动兴起的渊源与背景 10
    第一节  冬学运动的渊源 10
    第二节  兴起的背景 13
    第三节  有利条件 24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冬学运动的发展过程 32
    第一节  初步兴起 32
    第二节  迅速发展 37
    第三节  曲折中巩固 44
    第四节  走向繁荣 52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冬学运动的组织与管理 60
    第一节  组织发动 60
    第二节  领导与日常教学管理 71
    第三节  经费与教学设备问题 78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冬学运动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85
    第一节  教学目标 85
    第二节  课程设置 89
    第三节  教材建设 91
    第四节  教学内容 96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冬学运动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109
    第一节  教师的教法 109
    第二节  学生的学法 123
    第三节  教学形式 126
    第六章  抗日战争时期冬学运动的教师问题 133
    第一节  选拔教师的标准与要求 133
    第二节  教师短缺问题的解决 136
    第三节  教师的培训 140
    第四节  教师的努力与待遇 143
    第七章  抗日战争时期冬学运动的主要贡献 148
    第一节  抗战群众动员的成效与贡献 148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目标的实现 156
    第三节  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 162
    第四节  冬学运动的后续贡献 173
    第八章  抗日战争时期冬学运动的启示 178
    第一节  社会教育经验的积累与启示 178
    第二节  践行群众路线的启示 181
    第三节  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87
    参考文献 195
    后  记 202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