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野草》与《烛虚》比较研究

    作者:陈彩林

    本书是一部比较文学领域关于现代文学两篇巨著的研究著作。第一部分为“引论”,重在概论本文研究围绕“民族生命本体的现代重构”这一基点与主旨的宏观格局与具体步骤。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野草》与《烛虚》的标志性,即二者之于鲁迅、沈从文乃至民族生命本体现代重构的独特存在。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野草》与《烛虚》中的“我”,即民族现代生存之“有”一极。第四部分主要论述《野草》与《烛虚》中的“人”,即民族现代生存之“无”一极。从以“我”“立之为极”的“真的人”出发,透视民族生命的非人性病灶本身就是民族生命本体现代重构的现实发生。第五部分主要论述《野草》与《烛虚》的生命哲学,即在“我”与“人”的两极观照中呈示出人之为人的应对。第六部分主要论述《野草》与《烛虚》的艺术形态,即二者是以怎样独特的艺术方式“启人生之閟机”的。第七部分为“结论”,重在归结鲁迅与沈从文在民族生命本体现代重构中的召示意义。我们在社会实体建构中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的同时,还必须在民族生命本体建构中鲜明标示出形而上超越向度,使之落地生根,真正熔铸为民族生命的自因本性,由此在自身中获取一种自由自律的自我超向人类尊严与无限创生的不竭力。

  • 敦煌所出唐宋书牍整理与研究

    作者:王使臻 王使璋 王惠月

    本书由上编《敦煌所出唐宋书牍研究》和下编《敦煌所出唐宋书牍辑稿》两大部分组成。上编将敦煌所出唐宋书牍文献尽可能地搜集、分类,从每一类书牍的格式出发,追本溯源,对其源流、发展演变过程研究,图文并茂,对敦煌书牍文献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下编从分散于各地的、上万件零散的敦煌遗书中整理成集,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分体、分类的敦煌书牍文献辑录本,便于研究敦煌学、唐宋史、历史文献学、中国文学的学者们参考和使用。

  • 音乐教育的行与思

    作者:苏世奇

    本书主要包含讲坛问乐、田野寻乐、书斋觅乐、心镜评乐四个部分。以“乐”为中心,立足于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教学实践以及区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音乐教育学、音乐史学、音乐批评学等多学科的视野进行文本的书写与理论的论证。讲坛问乐部分集中针对高师视唱练耳的教材、教法以及贵州民族音乐学研究等方面展开了多角度的论述;田野寻乐章节则以六盘水区域音乐的特性、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等方面以点带面展开论述;书斋觅乐以贵州抗战时期的音乐创作、音乐教育为切入点勾勒了贵州抗战音乐文化的线条;最后的心镜评乐章节则是以书评为主,对近年来学界的代表性著作进行了学术的解读。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主要考察了《论语》中“樊迟学稼”一章,从汉代起至民国时期止,近2000年中不同的人物对这一章的不同理解和诠释。本书首先对每一个时期的诠释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解读,然后对不同时代的诠释进行比较研究,对同一时代的不同解读作比较研究,深挖不同诠释背后的时代背景和其他因素,探讨儒家经典诠释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此类问题的研究对当今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梳理和...查看更多

  2. 杨世文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的演进,离不开对经典的诠释。对《论语》的解读,体现出历代学人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接受和推衍。《论语》中涉及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历代儒者构建自己思想的丰富素材。由于《论语》特殊的“语录体”著作方式,为学者的诠释提供了比较宽广的自由发挥空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自汉以来历代《论语》诠释的丰富样貌,儒家思想史也因此而建构。
    “樊迟请学稼”章,向来为孔门一大公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本质特征,关系到许多重大的问题,诸如社会分工理论、君子小人之辨、政治哲学、教化思想,等等。历代注家异说纷纷,提出不同的解读,其实是对儒家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回应。如果按照诠释学的四个步骤去理解,我们需要理清这样几个问题:孔子究竟说了什么?孔子想要说什么?孔子能够说什么?孔子应该说什么?因此首先需要立足文本,看樊迟如何问,孔子如何答。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追问,孔子所谓“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小人哉樊须也”,究竟要表达什么?是看不起“老农”“老圃”,轻视稼穑,还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所做的真实表达?接下来就需要从孔子思想体系的角度去探寻,孔子能够说什么?“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一大段论说,其实是孔子基于自己的一贯主张,对儒家政治思想的深入阐发,需要我们仔细品味。孔门注重“大人之学”,讲究“修齐治平”,孔子不希望门人弟子局限于做“小人儒”,故“君子不器”。最后,我们读完这一章之后,还得回答“孔子应该说什么”的问题,表明读者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如此,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诠释过程。
    系统梳理汉代以来学者对“樊迟请学稼”章的阐释,无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俊棚对此问题关注已久,广搜汉代以来文献,将历代学人对此章的阐释加以加辑录,并进行解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呈现一部“樊迟学稼”的诠释史。他的这个尝试,无疑是有价值的,不仅有体例上是一个创新,而且对于研究《论语》学史、儒家思想史都具有参考价值。
    是为序。


     
    前  言
    “樊迟学稼”语出《论语·子路》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以稼穑之事请教孔子,孔子以不如老农老圃婉拒,继而又以“小人”之称相斥,并以“礼”“义”“信”三大端教诲他。关于此话题的寓意,两千多年来,学者不断对其进行注解和诠释,重要著作诸如曹魏时期何晏《论语集解》、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昺《论语注疏》、朱熹《四书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在历代注解中,学者们不断探索其中的内涵和意义,如对“小人”含义的理解,多数学者将其与“大人”“君子”对举,作农民、平民理解,与道德或人格无关。学者给予更多关注的是孔子批评樊迟学稼的缘由,目前有“成德说”“问不当说”“勉励说”“不与民争利说”“社会分工说”“贬农说”等。当然,在历代的注解中,也有探求樊迟学稼原因的,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归纳出了以下三种说法:
    一、求利说。南朝皇侃《论语义疏》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樊迟在孔子门下,不请学仁义忠信之道,而学求利之术,故云小人也。”认为孔子以“小人”之名斥责樊迟,是樊迟请求学稼穑乃是不问君子之道,而学求利之术。明代郝敬《论语详解》亦持是说,云:“樊迟学圃学稼,志在近利,故夫子药其心病,而以行义为本。”顾梦麟《四书说约》则直接肯定“稼圃之问,只主粗鄙近利为确,无隐逸忘世意。”至清代,焦袁熹也认为樊迟学稼为“近利之见”,在《此木轩四说》中云:“稼圃之请,不过近利之见。如云治生为急,可以养廉耻安淡寂,不至纷营乱心耳。非若沮溺,文人之隐以为高;又非思以其术治天下,若许行并耕之说也。”等等。
    二、误入并耕学说。汉代已有学者将“樊迟学稼”与许行的并耕学说相提并论,至宋代,诸家注解多本《孟子》,认为孟子驳斥许行天下并耕的思想即是本于孔子斥责樊迟学稼的意旨,并以孟子“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一说解说此章。如杨时在阐释“樊迟请学稼学圃”时否认樊迟求利之说,认为他是想效仿许行的天下并耕学说,“此亦非为利也,其所愿学正许子并耕之意。而命之为小人者,盖稼圃乃小人之事,而非君子之所当务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而张栻在《癸巳论语解》中说:“小人云者,为其所见者,小人之事也。孟子所谓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正本此意。”并在《孟子说》中批判许行的并耕学说,云“樊迟请学稼,微夫子救之,盖亦几陷于此矣”,认为樊迟是陷入许行并耕学说的误区。
    元代胡炳文《四书通》亦持此说:“樊迟问仁、智者三,至于问崇德、修慝、辨惑,夫子善之。此所问稼圃,必有入以墨翟师禹稼穑之说者,此夫子所以小之。”至清代,李光地也认为孔子训斥樊迟,是担心其误入许行一流,《榕村语录续集》有云:“樊迟请学稼圃,不尽是近利,又不是隐遁意思,以为学问在此。夫子恐其陷于许行一流,故语意颇类于‘大人劳心,小人劳力’之旨。”
    三、以稼教民说。清代学者在考证此章时,提到早在汉代,包咸即认为“迟将用稼以教民,原不是欲身亲稼穑之事”。宋代谢良佐也认为樊迟学稼是为民,戚学标在《四书偶谈》中提到“汉儒谓迟思以学稼教民,谢上蔡亦云迟学稼将以为民,非役于货殖者”。梁章钜《论语旁证》中引用张甄陶的解说云:“古者一夫受田百亩,朝出耕,暮归读古人书,是常事。学稼亦不必是小人,是时樊迟必有治民之责,欲精求司啬田畯之业,以阜民财,意夫子天纵多能,如《禹贡》辨九土之性,《周官》别十二壤之宜,种植树艺之秘,必有知人所不知者。其实夫子自不曾留心于此,老农老圃亦是实语,非反词以诋之也。”并评论说:“此说近是,然包注已有学稼以教民之语,张氏特畅言之耳。”梁章钜不仅认同张甄陶关于樊迟学稼是为教民,并指出此说实源于汉代包咸的注解。
    王夫之则从孔子的回答推断樊迟学稼的真实缘由,他的《四书笺释》解释说:“请学稼章,玩‘焉用稼’用字,则樊迟盖欲用稼以致民归也。不然则樊迟但欲耕以自富,则何须说到‘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上去。”显然,王夫之认为樊迟学稼不是为己求富,而是聚集人民凝聚人心。戴望则从当时鲁国的社会背景来解说樊迟游学圣门却问稼穑之艺:“哀公时,鲁数年饥,樊迟请教稼圃以集流民。”与王夫之的“致民归”意旨相同。
    除上述三种解说外,也不乏将樊迟问稼归于“樊迟欲自食其力”“与同门竞争,另辟蹊径”等说。可见,这个话题内涵丰富,还有继续探索的空间和必要。
    历代关于“樊迟学稼”的注解汗牛充栋,学者对其意蕴做出了种种解读,但关于此话题的讨论并未结束,其蕴藏的丰富意义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有鉴于此,我们将历代与“樊迟问稼”相关的经学著述、文学作品以及民国以来的各种议论文章进行了收集整理,以期推动对其真意的探寻。
    ...查看更多
  1. 汉唐诠解篇

    [汉] 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七 002
    [三国魏]何晏集解《论语》卷七 003
    [南北朝] 皇侃《论语义疏》卷七 003
    宋代诠解篇
    [宋] 邢昺《论语注疏》卷十三 009
    [宋] 文谠《详注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五 011
    [宋] 陈普《石堂先生遗集》卷八 013
    [宋] 蔡节《论语集说》卷七 020
    [宋] 陈祥道《论语全解》卷七 022
    [宋] 陈祥道《论语全解》卷七 024
    [宋] 陈埴《木钟集》卷一 025
    [宋] 戴溪《石鼓论语答问》卷下 026
    [宋] 戴埴《鼠璞》卷下 027
    [宋] 洪咨夔《平斋文集》卷十一 030
    [宋] 胡次焱《梅岩文集》卷一 032
    [宋]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四十二 033
    [宋]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四十三 034
    [宋] 李樗《毛诗集解》卷十二 035
    [宋] 李昉《文苑英华》卷七十 036
    [宋] 李过《西溪易说》卷五 037
    [宋] 刘安节《刘左史文集》卷三 038
    [宋] 陆佃《埤雅》卷五《释兽》 040
    [宋] 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十七 041
    [宋] 吕祖谦《丽泽论说集录》卷六 042
    [宋] 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二十 042
    [宋] 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七 043
    [宋] 苏轼《苏文忠公全集》卷十 044
    [宋] 苏辙《栾城应诏集》卷十一 046
    [宋] 苏辙《古史》卷三十二 048
    [宋] 王之望《汉滨集》卷三 050
    [宋] 卫湜《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六 052
    [宋] 杨时《龟山集》卷十《语录》 052
    [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卷三 053
    [宋] 佚名《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六 054
    [宋] 尹焞《和靖集》卷五 055
    [宋] 张栻《癸巳论语解》卷七 056
    [宋] 张栻《孟子说》卷三 057
    [宋] 赵顺孙《四书纂疏·论语纂疏》卷七 062
    [宋] 赵善括《应斋杂着》卷六 063
    [宋] 真德秀《四书集编·论语集编》卷七 064
    [宋] 真德秀《四书集编·孟子集编》卷五 066
    [宋] 真德秀《读书记》卷十 068
    [宋] 真德秀《读书记》卷三十五 069
    [宋] 郑樵《通志》卷八十八 072
    [宋] 郑汝谐《论语意原》卷三 074
    [宋] 周行己《浮沚集》卷六 075
    [宋] 朱熹《论语精义》卷六 077
    [宋] 朱熹《论语精义》卷七 079
    [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卷七 082
    元代诠解篇
    [元] 陈天祥《四书辨疑》卷八《论语》 085
    [元] 何异孙《十一经问对》卷一 086
    [元] 胡炳文《四书通》卷六 087
    [元] 胡炳文《四书通》卷七 088
    [元] 胡炳文《四书通》卷五 090
    [元] 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二十二 092
    [元] 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二十四 093
    [元] 史伯璇《四书管窥》卷三 094
    [元] 王义山《稼村类稿》卷七 095
    [元] 萧镒《四书待问》卷十一 098
    [元] 姚燧《牧庵集》卷九 099
    [元] 袁俊翁《四书疑节》卷二 102
    [元] 詹道传《四书纂笺·论语纂笺》卷七 105
    [元] 朱公迁《四书通旨》卷三 106
    [元] 朱公迁《四书通旨》卷四 108
    明代诠解篇
    [明] 蔡清《四书蒙引》卷七 110
    [明] 陈镐《阙里志》卷五 112
    [明] 陈士元《论语类考》卷四 113
    [明] 程敏政《篁墩集》卷二 115
    [明] 程敏政《篁墩集》卷十八 117
    [明] 程敏政《白云文稿》卷十九 119
    [明] 储巏《柴墟文集》卷十一 121
    [明] 戴冠《濯缨亭笔记》卷三 123
    [明] 方弘静《千一录》卷三 125
    [明] 方弘静《千一录》卷四 125
    [明] 费宏《费文宪公摘稿》卷十一 126
    [明] 冯从吾《少墟集》卷三 128
    [明] 葛寅亮《四书湖南讲·论语湖南讲》卷三 129
    [明] 顾梦麟《四书说约·论语》 131
    [明] 郭子章《圣门人物志》卷五 134
    [明] 郝敬《论语详解》卷六 136
    [明] 郝敬《论语详解》卷十三 138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十 141
    [明] 胡广《四书大全·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一 142
    [明] 胡广《四书大全·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二 143
    [明] 胡广《四书大全·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三 144
    [明] 胡广《四书大全·孟子集注大全》卷五 147
    [明] 胡直《胡子衡齐》卷三 148
    [明] 季本《诗说解颐》卷二十 151
    [明] 焦竑《焦氏四书讲录》卷六 152
    [明] 焦竑《焦氏笔乘续集》卷二 154
    [明] 来知德《来瞿唐先生日录》 155
    [明] 黎贞《秫坡先生集》卷五 156
    [明] 李材《见罗先生书》卷六 157
    [明] 李濂《嵩渚文集》卷五十二 159
    [明] 刘宗周《论语学案》卷七 161
    [明] 陆釴《(嘉靖)山东通志》卷二十四 163
    [明] 鹿善继《四书说约》卷十三 163
    [明] 吕柟《四书因问》卷四 164
    [明] 吕柟《四书因问》卷四 165
    [明] 茅坤《茅鹿门文集》卷三十二 167
    [明] 茅坤《茅鹿门文集》卷三十二 169
    [明] 孙承恩《文简集》卷三十二 170
    [明] 孙慎行《玄晏斋困思抄》卷二 172
    [明] 王直《抑庵文后集》卷三十六 174
    [明] 乌斯道《春草斋集》卷六 176
    [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一 177
    [明] 徐輶《笔精》卷五 180
    [明] 杨慎《升庵集》卷七十九 181
    [明] 尹襄《巽峰集》卷七 182
    [明] 袁黄《游艺塾续文规》卷十七 184
    [明] 张居正《四书集注阐微直解·论语》卷十 185
    [明] 张居正《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九 188
    [明] 张四维《条麓堂集》卷十 191
    [明] 张四维《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三 194
    [明] 张岳《(嘉靖)惠安县志》卷五 195
    [明] 章潢《图书编》卷十四 196
    [明] 章潢《图书编》卷二十三 199
    清代诠解篇
    [清] 陈澧《东塾读书记》卷二 202
    [清] 陈确《干初先生遗集》卷十一辛卯 203
    [清] 陈廷敬《午亭文编》卷三十九 205
    [清] 陈鳣《论语古训》卷七 207
    [清] 成本璞《九经今义》卷二十四 208
    [清] 程廷祚《论语说》卷一 209
    [清] 崔述《考信录·洙泗考信余录》卷一 211
    [清] 崔述《考信录·洙泗考信余录》卷二 213
    [清] 戴大昌《驳四书改错》卷二十 214
    [清] 戴名世《南山集》卷一 216
    [清] 戴望《颜氏学记》卷四 218
    [清] 戴望《颜氏学记》卷九 219
    [清] 戴望《戴氏注论语》第十三 221
    [清] 丁韪良《西学考略》卷下 223
    [清] 杜文澜《古谣谚》卷三十七 224
    [清] 方浚师《蕉轩随录》卷八 225
    [清] 方祖范《四书解琐言》卷二 226
    [清] 葛士浚《清经世文续编》卷一 227
    [清]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卷二十一 228
    [清] 胡统虞《此庵讲录》卷八 229
    [清] 黄式三《论语后案》 230
    [清] 简朝亮《尚书集注述疏》卷一 233
    [清] 焦袁熹《此木轩四书说》卷五 234
    [清] 焦袁熹《此木轩杂着》卷一 235
    [清] 雷学淇《介庵经说》卷八《论语》 236
    [清] 李塨《圣经学规纂》卷一 237
    [清] 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卷一 239
    [清] 李元度《天岳山馆文钞》卷二 239
    [清] 李兆洛《养一斋集》卷二十 241
    [清] 梁章钜《农候杂占》卷二 243
    [清] 梁章钜《论语旁证》卷十三 244
    [清] 梁章钜《论语旁证》卷十九 246
    [清] 刘宝楠《论语正义》卷二 248
    [清] 刘宝楠《论语正义》卷十六 249
    [清] 刘宝楠《论语正义》卷十八 252
    [清] 陆陇其《四书讲义困勉录·论语讲义》 253
    [清] 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四十二 255
    [清]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四十二 256
    [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七 257
    [清] 吕留良《四书讲义》卷十六 258
    [清] 马骕《绎史》卷九十五 259
    [清] 毛奇龄《四书剩言》卷四 260
    [清] 毛奇龄《四书改错》卷二十 261
    [清] 毛奇龄《四书改错》卷二十 263
    [清] 毛奇龄《西河集》卷十八 266
    [清] 茅星来《近思录集注》卷十一 267
    [清] 倪思宽《二初斋读书记》卷二 269
    [清]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十 270
    [清] 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卷一 271
    [清] 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卷七 271
    [清] 戚学标《四书偶谈·外编》 273
    [清] 戚学标《四书偶谈》 274
    [清] 钱曾《读书敏求记》卷二 275
    [清] 秦笃辉《经学质疑录》卷二 276
    [清] 秦笃辉《经学质疑录》卷十 277
    [清] 邱维屏《邱邦士文集》卷一 278
    [清] 史梦兰《尔尔书屋诗草》卷一 279
    [清] 舒位《瓶水斋诗集》卷九 280
    [清] 宋翔凤《论语说义》卷七 281
    [清] 孙奇逢《四书近指》卷十 282
    [清] 孙应科《四书说苑补遗》 283
    [清] 唐仲冕《陶山诗录》卷五 284
    [清] 王夫之《四书笺解》卷四 285
    [清] 王夫之《诗广传》卷五 286
    [清] 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十五 287
    [清] 王太岳《四库全书考证》卷十八 291
    [清] 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四 291
    [清] 王又朴《易翼述信》卷四 292
    [清] 魏源《诗古微》 293
    [清] 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二十 295
    [清] 吴昌宗《四书经注集证·论语》卷七 296
    [清] 吴敏树《柈湖文集》卷十一 299
    [清] 吴玉纶《香亭文稿》卷五 301
    [清] 锡缜《退复轩诗》卷四 303
    [清] 谢元淮《养默山房诗稿》卷十六 303
    [清] 熊赐履《学统》卷三十三 304
    [清]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后魏文》卷三十九 306
    [清] 杨名时《四书札记》卷二 307
    [清] 胤禛《雍正上谕内阁》卷八十 309
    [清] 应撝谦《性理大中》卷六 310
    [清]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 311
    [清] 尤侗《西堂诗集·论语诗》 312
    [清] 袁枚《随园随笔》卷一 313
    [清] 尤侗《艮斋杂说》卷七 314
    [清] 张埙《竹叶庵文集》卷二十七 316
    民国诠解篇
    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三 318
    杨钟羲《雪桥诗话》卷十二 321
    其  他 322
    参考文献 335
    ...查看更多
  2. 黄俊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巴蜀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项;主持完成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