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蜀學(第十七輯)

    作者:西華大學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 蜀學研究中心

    《蜀学》是由西华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反映四川地区社会科学发展的学术论文集,每年二辑,本书为《蜀学》第十七辑,是2019年度的第二辑,全书为繁体横排出版。其内容是关于蜀学理论、蜀学思想、蜀学史、蜀中学者以及蜀学文献等方面的研究,涵盖了对四川蜀地历史文化发展的溯源,对蜀中学术及人物的评价及研讨,对不同历史时期蜀中代表学人及其学术特色的探讨以及对蜀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历程的总结等,反应了四川学术发展的大体趋向,具有一定的学术及参考价值,对推动地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概览与走向

    作者:邓秋菊

    本书为学术著作。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的现状与发展情况做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了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编辑、印刷、发行、数字化等各个系统的活动规律、特点、发展方式,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对策——构建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工作模式,思考了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未来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 客户协同产品创新效率及其协调优化研究

    作者:邢青松

    客户协同产品创新效率研究及其协调优化是对客户协同产品创新这一新型产品创新方式进行分析、改进和提高的理论基础与关键,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价值。然而,客户协同产品创新过程中各影响因素难以量化以及因素相互间复杂的作用机理导致当前研究较难深入。对此,本书提出了一套以创新主体为中心来协调优化的新原理和新方法,通过对创新主体自治行为、创新主体间组织、知识共享、突发事件处理以及任务—主体协调匹配等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建模与动态仿真,深层次揭示客户协同产品创新效率的各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机理并实现对各影响因素的动态量化分析,从而为客户协同产品创新效率的提高提供一套科学、客观、有效的理论与方法。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国际学术组织是指以从事科学研究、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为目的的国际性社会组织,是以知识的继承创新为目标而进行合理管理与协调的具有高度自主性国际社会实体。本书是2021年中国科协委托的一项针对100个重要国际科技组织开展的专项研究成果,内容包括:100个重要国际科技组织的基本情况、发展构想、组织架构、学术及沟通平台、资金筹措等方面,旨在了解这些国际科技组织的关注主题、研究领域、任职国家和人员情况、运行机制...查看更多
  2. 国际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际行为体,基于特定目的按照一定程序建立的以协议为基础的组织机构,是一种较为稳定、制度化和常设的国际交往高级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全面开启,面临政府与市场“双失灵”的发展困境,数以万计的国际组织成为各国实现跨区域合作解决共同发展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为化解区域冲突、加强区域共同安全、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与文化繁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组织不仅见证了全球化进程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独特现象,也成为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倡导者与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从总体上看,在新民族主义、单边主义等“去全球化”力量不断冲击着全球化进程的现实背景下,对解构全球化的这样一种“想象”并未实质性动摇国际组织在建构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功能。相反,国际组织正在为维护人类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国际科技组织,则是指以从事科学研究、推动全球科学技术发展为目的的国际性社会组织;是以知识的继承创新为目标而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协调的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国际社会实体。就全球科学领域来看,各类科技社团、学术组织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建构及拓展其影响力,在推动各国及地区科学技术水平的协调发展、协调优势力量共同解决重大科学难题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有部分全球主要国际科技组织,尝试在某些“强政治”领域中发挥作用,成为缓解国家间关系的“缓冲器”。可以预见的是,与所谓的知识外交一样,科技外交将愈加成为各国在公共外交领域开展多边对话交流、夯实多边合作基础的又一重要手段。因此,通过加入各类国际科技组织,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制度建设,可以维护我国学术界自身合法权益,扩大我国学术界的国际影响,获得学术领域的话语权;通过与国际学术界交流学习互动,可以帮助我国科研工作者及时掌握各学科发展前沿,迅速提升研究水平,推动我国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通过为国际学术组织输送各级各类管理人才,不仅能够争取国际学术界话语权,维护我国学术界的合法权益,更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国际社会应尽的义务、应做的贡献,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标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途径。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面向全球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科技合作,推动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就指出,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当前,在第四轮全球科技革命全面开启及中国进一步加强高新科技产业布局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更要主动、深度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中国智慧贡献于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而加强国际科技组织事务的参与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自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中国科技工作者一直都在主动参与各类国际科技组织,在通过国际科技组织与国际同行建立广泛联系的同时,主动承担全球科技发展的责任,为全球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国老一辈科学家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筑牢了当代中国科学家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精神基础,更为构建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乃至科技强国的全球形象筑牢了事实根基。尤其是近年来,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积极引导下,涉及更多学科及职业范畴的科技工作者、优秀工程师能够持续、有序地介入国际科技组织事务,甚至在一些关键岗位上任职,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科技组织事务的重要亮点与新的起点。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院士于2018年至2021年期间任职国际科学理事会(ISC)副主席一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委员、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教授于2019年11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全体大会上就任主席一职,这是该组织成立50年以来首次由中国科学家担任主席。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跟踪、并行和引领共存的发展阶段。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必要在更多领域形成引领态势,这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得到世界认可的标志,也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要发挥国际影响力,获得更多国际话语权,负起大国责任,必须拥有的国际科技地位。
    然而,中国在参与国际科技组织事务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加入的国际科技组织数量不够多(以我为主建立的国际科技组织更少),公众和地方政府对参与国际科技组织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充分,学界对国际科技组织研究仍然较为欠缺等。最关键的是,从国际科技组织高级别岗位任职情况来看,中国同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在科技领域全面提升全球影响力及建构科技话语能力。鉴于此,中国应持续加强面向国际科技组织的系统性研究,加大对有关国际科技组织基础性知识的普及力度,加快形成一幅有关国际科技组织发展的整体性图谱,为我国科技、外事、教育主管部门决策、为我国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加入国际科技组织、为我国有针对性培养适应国际组织工作的人才、向国际组织选送优秀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为提升我国在科技领域话语权、提升我国学术影响力做出贡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从服务我国提升全球科技影响力、提升话语权出发,从服务我国科技教育主管部门具体工作出发,基于针对性、代表性、重要性、特色性、覆盖性、可行性六个遴选原则,综合考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属全国学会的加入情况、中国科协系统的加入情况,2021年,本研究团队遴选了100个研究样本组织。从章程、管理细则、战略计划等文献分析入手,形成了100篇重要国际组织概览作为研究成果之一,概览对所选取每个国际科技组织都进行综合研究,为广大读者呈现了各个国际科技组织的组织架构、议事规则、运行模式、筹资方式等重要内容,既是从事国际科技组织研究的研究者重要基础参考资料,也是科技教育外事主管部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了解乃至加入国际科技组织的重要参考。
    国际组织协会联合会(UIA)出版的国际组织年鉴是国际上有关国际组织统计和分类比较权威的资料,该年鉴自1909年开始至今每年出版一套。
    国际组织年鉴对所有收录的国际组织进行了比较详细分类,基本分为5组(见表1)。第一组是国际团体(International bodies);第二组是依附于国际组织的团体(Dependent bodies);第三组是替代性的组织;第四组是与国际有关的国内组织(National bodies);第五组是已经注销的、不活跃的或未经批准的国际组织(Dead,inactive and unconfirmed bodies)。本书中100个国际科技组织的排列顺序也按照国际组织协会的分类排列。
    本书是中国科协国际科技交流中心2021年立项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西南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2021年文科平台建设经费资助的研究成果。由于有关国际科技组织的文献资料类别及来源渠道非常有限,不同于联合国、经合组织、世界银行等主要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研究资料汗牛充栋,本课题组前期所搜集的各类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这100个国际科技组织的官方网站,且均为英文、法文文献。鉴于文献资料数量的有限与翻译工作的繁杂,本书难免会有谬误及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学术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闫月勤
    2022年6月于成都

    ...查看更多
  1. 一、国际组织联盟(A类)
    001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
    007    国际地质科学联盟(IUGS)
    013    国际科学理事会(ISC)
    022    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
    027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
    034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二、全球性国际组织(B类)
    041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
    047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052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
    056    国际大脑研究组织(IBRO)
    064    国际档案理事会(ICA)
    070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
    075    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UITP)
    081    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
    085    国际航标协会(IALA)
    090    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IACEE)
    095    国际建筑师协会(UIA)
    099    国际科学教育协会理事会(ICASE)
    102    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
    107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
    112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
    116    国际社会学协会(ISA)
    121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
    127    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IUPS)
    132    国际生态学协会(INTECOL)
    137    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联盟(IUBMB)
    143    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
    148    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IUFoST)
    153    国际数学联盟(IMU)
    159    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
    163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
    167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
    172    国际太阳能学会(ISES)
    177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
    185    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
    190    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IUSS)
    195    国际外科学会(ISS)
    200    国际微生物学联合会(IUMS)
    205    国际消防协会联盟(CFPA-I)
    208    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
    214    国际药学联合会(FIP)
    219    国际应用心理学会(IAAP)
    223    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
    227    国际园艺科学学会(ISHS)
    232    国际展览联盟(UFI)
    236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
    241    世界道路协会(PIARC)
    246    世界公共卫生联盟(WFPHA)
    251    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WFSF)
    256    世界医学会(WMA)
    三、洲际国际组织联盟(C类)
    261    发明家协会国际联合会(IFIA)
    265    国际病理学会(IAP)
    269    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
    273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UPAP)
    277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盟(INQUA)
    282    国际电化学学会(ISE)
    287    国际毒理学联合会(IUTOX)
    291    国际辐射防护协会(IRPA)
    295    国际谷物科学与技术学会(ICC)
    301    国际光学委员会(ICO)
    306    国际航空科学理事会(ICAS)
    310    国际基础与临床药理学联合会(IUPHAR)
    315    国际计量测试联合会(IMEKO)
    319    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
    322    国际晶体学联合会(IUCR)
    327    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T)
    331    国际矿物学协会(IMA)
    336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
    340    国际免疫学联合会(IUIS)
    344    国际摩擦学理事会(ITC)
    348    国际泥炭学会(IPS)
    352    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CIGR)
    356    国际热分析及量热学联合会(ICTAC)
    360    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IUSBSE)
    363    国际声学委员会(ICA)
    366    国际水协会(IWA)
    370    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
    375    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
    379    国际细胞生物学联盟(IFCB)
    383    国际显微学联合会(IFSM)
    387    国际宇航联合会(IAF)
    393    国际运筹学联合会(IFORS)
    397    世界科学工作者联合会(WFSW)
    401    世界设计组织(WDO)
    406    铁路合作组织(OSJD)
    四、区域性国际组织(D类)
    418    国际冻土学会(IPA)
    422    国际密码协会(IACR)
    426    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IFSR)
    430    国际信息系统协会(AIS)
    435    国际植物-微生物分子互作学会(IS-MPMI)
    439    欧洲化学工程联盟(EFCE)
    五、以地名、人名或其他机构命名的组织(E类)
    443    国际动物学会(ISZS)
    446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
    450    国际燃烧学会(CI)
    454    国际医学物理与工程科学联盟(IUPESM)
    六、特殊形式组织(F类)
    458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464    国际供电会议组织(CIRED)
    467    国际护士理事会(ICN)
    471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
    七、从事国际事务的国内组织(G类)
    477    国际贵金属学会(IPMI)
    481    参考文献
    ...查看更多
  2. 闫月勤,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执行主编,国际学术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联合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中外人文交流诊断研究中心”负责人。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