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城市广播电视全媒体规程

    作者:王正明 陈洪友 余庆华

    本书为教材。书稿结合城市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的实际,以及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影视与戏剧学类8个专业教学实践需求,组织媒体专家和高校学者共同编写完成,是国内首部基于广播电视全媒体工作规范和流程的著作。全书共十章,包括媒体管理、内容生产、视频采编、音频采编、晚会节目、网络新媒体节目、广告、平面媒体编辑策划、突发事件应急、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工作规范与流程,并附录了国家现行的广播电视技术标准和工作规则条例等,也选录部分世界通用的广播电视规范和标准,既具有实用性,也兼顾了前瞻性、国际性。本书是城市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必备的工作手册,也是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和影视戏剧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教材,读者面广,适用性强。

  •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方法导论

    作者:王雨容

    前  言
    “古代作家作品研究”为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必选课程之一。一直以来,没有固定的教材。各任课教师都根据自身情况自编讲义。据笔者了解,大多数教师常常将这门课作为知识性的介绍,介绍一些重要作家作品的情况及研究现状,这当然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但笔者认为,那些有关作家作品的情况在文学史课程中都已经涉及,无需重复,故我在上这门课时,意在改变这一情况,想通过介绍一些古代作家作品的研究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古代文学的研究路径,以便于在毕业论文的撰写时能有所指导意义。
    这本教材,是根据我两次担任“古代作家作品研究”课程的讲义修订而成的。我于2010年下学期接手这门课时,被告知没有教材,于是边授课,边编写讲义。在编讲义时,我深受王兆鹏先生《词学研究方法十讲》一书的启发。兆鹏先生此书,着重讲考证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阅读此书后,读者能很快掌握,并按照书中所介绍的程序步骤去实践。考证一法,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都是最基本且很实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讲义时,考虑到当今一般院校的本科生对中文工具书的使用尚未掌握的情况,首先介绍一些常用工具书及其使用方法,意将文献和工具书作为两个主要的内容。现在,西方各种理论充斥国内时期,古代文学研究也引进了许多文艺学理论方法,诸如心理学、阐释学、符号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各种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大大拓展了古代文学的研究空间。当然,面对如此多的方法,不可能一一介绍。笔者从地方院校的情况出发,选择了三种入门快、易于操作的方法,即文献学方法、逻辑学方法、传播学方法。
    本教材分为五章。第一章作家作品研究的要求,介绍两个内容:一是作家作品研究方法,提出考据和阐释是作家作品研究的两大基本能力,二是介绍作家作品研究的读书方法。第二章,中文工具书的使用,对中文工具书的性质作用及分类等知识介绍之后,重点对常用文史类工具书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第三章,文献学方法,从目录学、文集版本、作品笺注、作家考辨等四个方面进行指导。第四章,逻辑学研究方法,对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批评法这四种方法进行介绍。第五章,传播学研究方法,按照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谁(who)、说什么(what)、对谁(to whom)、通过什么途径(in which 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即“5W”模式,这一模式产生了五大基本内容:谁传播、传播什么、对谁传播、传播途径、传播效果,于是就有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接受者、传播效果五个方面的研究,本章逐一介绍。每节主要由导论、研究实例分析、延伸阅读书目和思考与研究四个板块组成,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讲解和练习结合的特点。
    这本教材,虽然以古代文学的作家作品研究为中心,但并不局限于古代文学研究,也适合于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研究。笔者以古代作家作品研究为例,重点讲解古代文学中作品和作家实证研究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窍门,力图让不懂研究的本科生能尽快找到考证的入门途径,学会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如果有教师能用本书作为教材,我建议,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引导督促学生进行练习实践,让学生每学完一节内容,就做一次练习,每节后面的思考练习可以选择性去做;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搜集资料、如何整理资料、如何运用资料、如何发现线索、如何解决问题。多练习、多实践,真正将研究方法熟练运用,才是本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
    由讲义变成教材,是我梦寐以求的事,首先要感谢学校相关领导,他们让我的这本教材成为学校本年度的规划教材,并很快进行出版;其次要感谢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他们的工作效率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令我钦佩,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修改意见,减少了许多瑕疵。
    笔者诚挚地期待读者的批评和指教,以便今后能进一步地完善。




    王雨容        
    2014年9月20日    

  •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作者:王俊棋 王昕

    本书为高校通识课程教材,主要内容涵盖全球化的概念与作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过程及代表人物和事件、新文化运动的起源、内容和影响,近代中国思想家代表人物及其文化理论,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文化发展以及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国儒家文化的当代发展,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本书适合全国各类高校大学生、文史爱好者阅读与自学。本书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编者在综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哲学的视角对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生态特性、内涵特性、价值理性等做了简明的论述;在辩证吸收了当今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的文化特性,由史而论,以论述史。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绚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丰富外延,通过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切实树立中华民族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2. 前  言
    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绵至今。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民族冲突,但中华文化却在剑与火的历练中不断融合,形成一个自我更新、不断发展,而又兼容并蓄的开放体系。也正是因为在多民族融合中形成,所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与相当复杂的演变过程,仿佛一条灿烂的星河,时时散发着耀眼的光辉。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其浩瀚磅礴的气魄、深沉厚重的蕴涵、绵长不尽的神韵、祥和智慧的魅力,培养与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在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构成的虚拟世界打破了辽阔地域空间的界限,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需要在吸收与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当代文化创造。所以,从历史发展脉络中探寻传统文化生成的根基与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对于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本书正是基于文化生成与学科融通的角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生成根基、内在特质与价值取向,旨在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内在原因与不竭动力。下篇具体论述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学科,包括兼收并蓄的哲学思想、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完备独特的教育制度、发幽抉微的医学药典、嘉惠世界的科学技术等,在具体学科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其中的独特气质与璀璨魅力。全书上下两篇统分结合,在展示传统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深刻内涵与丰富外延的同时,呈现了中华民族积淀的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从而增进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引发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与深思。书中内容逻辑清晰、文字优美、论述流畅;蕴涵理论深刻,叙述深入浅出,既使阅读无乏味之感,又能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异常丰富,包罗万象。所以,本书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穷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但作者希望通过此书让读者领略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认清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根基与内在特质,领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以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与创造。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四川医科大学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关心与指导,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在书稿出版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为了增强本书的权威性,在编写中参考了众多学者的文献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罗蓓(绪论、第一章、第二章)、孙晓阳(第五章、第八章、第十一章)、周君才(第四章、第十章)、张圆(第六章、第七章)、严光菊(第九章)、李世仿(第三章)。最后由罗蓓进行全书统稿,孙晓阳进行整体修改。
    由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研究水平有限,加上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或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同仁和专家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对书稿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本书编委会       
    2015年6月       
    ...查看更多
  1. 目  录
    绪论:中和包容  融会贯通 1
    上  篇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8
    第一节  萌芽与生成:先秦时期 9
    第二节  统一与分裂:两汉魏晋时期 15
    第三节  融会与稳定:唐宋时期 19
    第四节  破裂与重建:明清时期 27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根基 30
    第一节  文化生成的自然条件 31
    >第二节  文化生成的经济基础 39
    第三节  文化生成的社会环境 47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生成之神韵 55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生成之“神” 56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生成之“形” 65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生成之“化” 71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生成之理路 75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生成之“求” 76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生成之“思” 90
    下  篇
    第五章  中国传统哲学 98
    第一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脉络 99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文化特质 105
    第三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宇宙观念 110
    第六章  中国传统艺术 114
    第一节  中国传统艺术的思想蕴涵 115
    第二节  中国传统艺术的东方形态 119
    第七章  中国传统史学 136
    第一节  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历程 137
    第二节  中国传统史学的文化特性 144
    第三节  中国传统史学的体例表现 152
    第八章  中国传统文学 159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脉络 160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传统 165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学体裁 167
    第九章  中国传统教育 175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教育的制度演化 176
    第二节  中国历代办学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187
    第三节  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变迁 197
    第十章  中国传统医学 205
    第一节  中医药的文化内涵 206
    第二节  中医药的文化源流 210
    第三节  中医药的文化价值 219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科技 224
    第一节  中国传统科技的建树 225
    第二节  中国传统科技的反思 237
    参考文献 240
    2015年6月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