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爸爸去哪儿决定孩子去哪儿

    作者:廖康强

    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自2013年10月份首次开播以来,不仅持续赢得目前全国最高收视率,并牢牢占据周五收视冠军,也是收获零差评、高口碑的综艺节目。
    《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亲子互动节目,自开播以来,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节目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显著成绩,除了明星效应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节目从探讨亲子教育的独特视角引发人们的深思。在节目中,年轻“奶爸”的教养困惑、父职教育的缺乏,都触碰到了家庭教育中最敏感的神经:妈妈对孩子一肩挑,爸爸去哪儿了?
    节目的最开始,便展现了明星爸爸们的各种窘态及无奈,例如当Cindy大哭大闹时,田亮束手无策;硬汉爸爸郭涛会压不住自己的火气向孩子发脾气;即使一向细心周到的林志颖也会在Kimi受到惊吓而哭泣时,表现得不够耐心。在电视节目中,五位明星爸爸带着孩子在农村及沙漠中接受一系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爸爸们暴露出来的各种无奈和手足无措,让观众从孩子的纯真和明星爸爸的普通人性中回过神来。很显然,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假如换成妈妈,这样的情况也许不会发生。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的作用不可或缺。父亲对孩子性格的养成和兴趣爱好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会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然而,在很多中国的家庭,由于受“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男人习惯在外打拼,女人承担相夫教子的责任。这种传统的社会分工使很多父亲将更多时间分配在工作和事业上,照顾孩子的责任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妈妈们身上。
    有些爸爸即使能抽出时间陪孩子,也因为不习惯于表达感情,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沉默寡言,让很多孩子感受不到父爱。重庆沙坪坝区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的爸爸一回家就看电视,不和我们说话。每次我要去和他说话,他就让我去找妈妈。”这是很多孩子对爸爸这个角色的印象。
    家庭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青少年的许多社会问题,如暴力、犯罪、性问题、网络成瘾等往往源于家庭,而父教缺失就是其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童年期缺乏父爱的孩子,容易表现出任性、依赖、自卑和性别角色模糊等现象。我们来看看以下三组残酷的数据。
    第一组数据来自于美国父道组织的调查:在美国的少年犯中,70%来自单亲家庭;60%的强奸犯、72%的少年凶杀犯、70%的长期服役犯、90%无家可归和离家出走的人来自无父家庭;戒毒中心有75%的青少年来自无父家庭;还有80%强奸犯的犯罪动机源于长期生活在无父家庭而滋生的愤怒。
    第二组数据来自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父亲节讲演时引用的一组统计数据:没有父亲的孩子将来贫穷或犯罪的可能性要比一般孩子高出5倍,将来弃学的可能性高出9倍,将来被关进监狱的可能性高出20倍。然后,他们更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有可能离家出走,或者在未成年时就当上父母。
    第三组数据来自于中国国内,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成长基地在近几年研究中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或者成瘾性人格特征,最主要责任在于父亲。基地对收治的网瘾病例进行统计时发现,87%的孩子父爱缺失,这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首当其冲的。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个家庭都应该保证孩子享受到充足的父爱。
    “爸爸去哪儿?”孩子很单纯地问道,这是对“爸爸”这个角色回归的呼唤。《爸爸去哪儿》也在提醒着广大父亲:父亲不仅是一种称呼,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能够陪伴孩子成长的角色。父亲在每天的忙碌中,不要忘了给予孩子充足的“父爱时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要定期陪伴孩子,尽量履行自己对孩子的承诺,让孩子充分享受到父爱,从而成长为身心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才。这就要求父亲不仅要对家庭经济、社会责任有担当意识,还要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种下正能量,让孩子更阳光和具有幸福感。

  • 舞蹈鉴赏与训练:智媒体版

    作者:徐婵娟,谢晴岚,卢琴,李晓旭

    本书是“舞蹈鉴赏与训练”课程配套教材。本书从舞蹈的定义、起源及分类,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鉴赏,中国古典舞鉴赏与训练,民族民间舞鉴赏与训练,中国舞蹈文化等六个方面入手进行介绍,旨在使学生了解舞蹈基本概念,掌握芭蕾舞、现代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内容, 并对舞蹈作品进行赏析,提升对舞蹈作品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增强学生的身体柔韧度和松弛度,掌握必要的舞蹈身韵和训练技巧。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练习步骤针对性、指导性较强,能很好地指导学生提高舞蹈艺术修养和实践能力。本书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 电子文档制作——PC、iPad和Android

    作者:蔡锦成

    本教材主要介绍了电子文档处理的关键技术和最新的、多平台、兼容的实用工具,包括基于PC的Office 2010、PDF阅读器、iebook电子杂志制作等软件的使用,基于iPad与Office兼容的iWork、PDF阅读器、Pinnacle Studio视频编辑器等软件的使用,基于Android与Office兼容的QuickOffice、PDF阅读器、电子书制作、Pixle Express图片处理、AndroVid视频编辑器等软件的使用。彰“PC+宽带”之强悍,显“iPad、Android+移动互联”之便捷。
    本书立足实际应用,突出文学与传媒类专业对最新、小型、便捷应用工具的要求,实例丰富,操作步骤与插图示例详细,标注清晰,叙述简洁,易学易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文学与传媒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还可作为相关人员的培训参考资料。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为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于高校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大学生实际,进行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基本任务是通过适时的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其在改革开放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依托教育部发布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分第一...查看更多
  2. 当今世界正处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国内信息交换日益快速。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大学生必须具备理性思考和分析当今时代的基本能力,才能对人生发展和社会问题有正确的研判,也才会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符合实际的规划和判断。为此,在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正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解社会形势和国家政策的重要平台,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架设起一座连接课堂与社会的桥梁。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也关系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精神为指导,以客观分析国际和中国国内形势发展为主线,科学阐释中国应对国际和国内相关问题的政策、方针和路线。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分设若干专题,内容涵盖中国政治建设、中国经济建设、中国文化建设、中国社会建设、中东问题、恐怖主义、中美关系、中俄关系等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政策性、时效性,能够开拓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针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学时不足、教学内容不系统的特点,本书试图为大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系统的基础性和背景性知识,以便大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了解世界形势和地区热点形成的背景知识。
    成都理工大学一直坚持对“形势与政策”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目前,该课程是学校精品课程、四川省的省级精品课程、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本教材是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逐步积累起来的重要成果,是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系统梳理和总结。
    本书由成都理工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的专兼职教师共同编写,由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谭书敏教授任主审,由张春和、谢琨任主编,由廖怀高、黎萍任副主编。主编负责全书的编写思路和结构设计,拟定编写提纲,组织参编人员研讨和修改提纲。副主编负责全书的文字修改和资料收集。全书最后由主编统稿和校对,由主审谭书敏审阅文稿,提出修改建议,并最终定稿。编写成员有:李光、赵如、王培、陈淑丽、庞甲光、杜春华、徐菲、顾华宁等。具体分工如下:绪论由张春和撰写;第一、二章由李光撰写;第三章由张春和、杜春华撰写;第四章由张春和、庞甲光撰写;第五章徐菲撰写;第六章由陈淑丽撰写;第七章由王培撰写;第八章由廖怀高、顾华宁撰写;第九章由张春和、庞甲光撰写;第十章由赵如撰写;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由廖怀高撰写;第十三章由黎萍撰写。袁俊、高继国、张亚峰、李维佳、韩绍卿、范小青、荆先清等对本书亦有贡献。
    在编写过程中,由于时间、能力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书中的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也恳请同学们提出批评和建议。另外,本书借鉴了许多同行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了若干专著、论文的重要材料和观点,在此特向有关专家、学者和同行们致谢。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成都理工大学校党政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谢意!

    ...查看更多
  1. 绪  论 1
    第一章  国际政治形势 10
    第一节  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10
    第二节  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发展新特点 17
    第二章  国际经济形势 19
    第一节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9
    第二节  当今世界经济主要特点和趋势 23
    第三章  中美关系新走向 26
    第一节  中美关系现状 26
    第二节  中美关系的基本格局 29
    第三节  中美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3
    第四章  中俄关系新走向 38
    第一节  中俄关系现状 38
    第二节  中俄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4
    第五章  中印关系新走向 49
    第一节  中印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49
    第二节  中印关系的基本格局 52
    第三节  中印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4
    第六章  中欧关系新走向 57
    第一节  中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57
    第二节  中欧关系的基本格局 60
    第三节  中欧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62
    第七章  中东局势新走向 67
    第一节  中东问题及其国际影响 67
    第二节  中东剧变 78
    第三节  中东地区面临的挑战与前瞻 84
    第八章  全球性发展问题透视 89
    第一节  全球金融发展问题 89
    第二节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92
    第三节  全球恐怖主义问题 96
    第九章  中国政治建设 99
    第一节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 99
    第二节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机遇与挑战 104
    第三节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展望 108
    第十章  中国经济建设 113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状 113
    第二节  中国经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117
    第三节  中国经济建设展望 121
    第十一章  中国社会建设 127
    第一节  中国社会建设发展历程 127
    第二节  中国社会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131
    第三节  中国社会建设展望 135
    第十二章  中国文化建设 137
    第一节  中国文化建设现状 137
    第二节  中国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141
    第三节  中国文化建设展望 144
    第十三章  中国国家安全形势 147
    第一节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147
    第二节  当前国内安全形势 154
    第三节  中国安全形势展望 159
    参考文献 165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