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蜀都遗韵——记忆留存的历史余味

    作者:王跃

    本书是一部地方文化读物。作品主要从宏观的角度以纪实的笔触叙述了成都老城墙、河流和桥,以及老成都物象记忆,挖掘了成都历史上的名流趣话、市民情结、独特大院生活趣味,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凤凰山、大佛堰趣闻,勾勒了成都自古以来就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点,包括对宽窄巷子、东大街、文殊院、盐市口、春熙路、刘文辉公馆、科甲巷、劝业场、陕西会馆、水津街等的历史追忆等。全书图文并茂,行文轻松,史料充实丰富,能令各个年龄段的人全面认识成都的魅力之所在,真正领会“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 泸州市图书馆藏线装书图录(经部)

    作者:黄善容

    《泸州市图书馆藏线装书图录》(经部)是一本图书馆目录查找工具书,收录了馆藏线装书中经部书目凡1121条,拍摄书影50张。这些文献中编印时间最早为明代,最晚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刻本、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等多种版本形式,其内容主要有诗、书、礼、易、春秋、小学等。这些珍贵文献是历代有识之士潜心研究的心血成果,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的勤劳、智慧、勇敢的品质,其中许多文献即使放在今天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书是对图书馆重要文献资料检索的导引,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 达州记忆

    作者:达州市档案馆

    《达州记忆之变迁篇》通过收集达州城市变迁的老照片,图文并茂地反映达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城市建设的珍贵瞬间,展示达城的历史原貌,反映达城在改革开放中的巨大变化和成就,折射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幸福生活的提升。同时,为研究达城社会发展历史提供第一手真实的档案资料,也是宣传达州、展示达州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可以增强达城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也为达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幸福达州”增添软实力基础。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是一本地方文化普及读物。成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早期近代化”的过程,是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一个缩影。本书紧扣“城市近代化”主题,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中西冲突、人文掌故、奇闻逸事、历史谜团、街巷园林、端公巫婆、洋医洋教、风土人情、三教九流、衣食住行、薪俸收入、物价水平、传统武术、近代体育。本书作者追求一种“大俗大雅”,即学术性、趣味性和通俗性的完美结合,在许多方面有重大史料发现,较之前人的研究...查看更多
  1. 中国城市“近代化”是非常重要的历史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本套丛书是研究清末民初成都近代化方面的专著,信息量极大。分为三册,只是为了编排和篇幅安排上方便。这三册虽然每册独立成书,但在内容上是紧密联系、一气呵成的,这点尤其值得读者们注意。
    清末的成都还是古香古色的农耕社会形态的城市。本套丛书第一册,以生动的文字和珍贵的老照片再现了一百多年前成都作为“水乡泽国”的城池、河流等自然美好景观,以及令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官场政治现状;叙述了成都如何受到近代化的剧烈“冲撞”而开始“变脸”,出现了各种“维新”和“新政”现象……
    公元前311年成都建城,距今已有2300多年。成都,如今已是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城市。
    近年来,政府一直号召要让成都“软文化与硬发展比翼齐飞”。2016年5月4日,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成都要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5月7日,成都政府部门公开宣布:“将与联合国人居署合作开展少城片区,四大城门将‘托’起千年少城”。成都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空前提高。
    本书是抢救地方史实和整理巴蜀文化的精心之作,叙述了鲜为人知的真实历史细节,披露了许多极为珍贵的老照片,将极大地增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重要的文化“软实力”。同时,如今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本书也为今后中国城市化发展提供历史根据、借鉴。
    随着全球城市化程度的加深,对城市史的研究越来越多,国际史学界也将其视为研究重点之一。
    晚清后,成都这座中国典型农耕社会古城,在“西风东渐”下遭遇“近代化”冲击。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近现代文明发生“大碰撞”,使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变迁的过程,所以也可以叫“现代化”[3]。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城市“硬件”(城墙、建筑、街道、设施、交通工具)等方面的变化和转型:从封建社会向近代化社会过渡;市民衣食住行和谋生手段等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全方位的大变革。这种变化,如同川剧中的“变脸”表演,令人目不暇接。
    “近代化”,以经济领域工业化、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和思想领域的人性化、科学化为主要标志。
    我国学术界通常认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早期阶段,也即“早期近代化”。成都百年前“早期近代化”的时间段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第一,中国从封建帝制即将走向共和;第二,从农耕社会古城的“解体”(最具象征意义的城墙拆毁),向近代化城市迅速转型。这一时间段,不过是历史长河一瞬间,但确如李鸿章所言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至今仍对城市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
    四川省是中国的大省,成都作为西南重镇,其“早期近代化”的过程是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缩影。但至今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很不足的。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历史细节已被遗忘、尘封甚至湮没……
    本书作者郑光路世居成都,谙熟巴蜀文化和四川历史,治学严谨,几十年来苦心收集的各种文献资料、老照片十分丰富,所写书籍的题材和视角也很独到,极具内涵,受到国内外各界读者的广泛好评。
    本书紧扣“城市近代化”这一主题,内容新颖丰富:中西冲突、人文掌故、奇闻逸事、历史谜团、街巷园林、端公巫婆、洋医洋教、风土人情、三教九流、衣食住行、薪俸收入、物价水平、传统武术、近代体育……翻开这套丛书,如同“穿越”回清末,百年前这座城市的种种真实图景,跃然纸上。
    历史著作,如果像摆杂货摊一样平铺直叙地罗列史料,搞成干枯的“论文”式,就会使读者感到非常枯燥乏味而难以卒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所谓“新文化史”“微观史”“大众文化史”及“非虚构写作”现象。许多研究者从过去“现代化”的枯燥理论、图表分析模式,回归到“叙事”(narrative)和细节再现的研究方法,即把读者引进历史“事件”中,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对历史“事件”进行观察,注重“叙事性”和“文学性”。
    这种西方“叙事史学”的方式,其实在中国古已有之,这就是司马迁《史记》留传下来的“文史结合”的中国优秀史学传统。史学著作,要真正做到“文史结合”其实并非易事,因为这对作者综合学术水平和治学态度都是极大的考验。
    真实的历史悠久而厚重,往往体现在鲜为人知的被遗忘、尘封甚至湮灭的历史细节之中,不是用枯燥理论所能表达的。而打捞、整理这些历史碎片,是非常艰辛的工作。
    作者坚持“让严谨的学术研究和生动的表现形式相统一”的原则写作,因此本书披露许多“历史谜团”和“趣闻轶事”,绝不是为了纯粹“解密”“猎奇”,而是对某种历史话题的深入研究。
    作者在做宏大历史叙述时,尽量以鲜活的语言把原本十分复杂、枯燥的历史事件和学术问题情景化、细节化甚至故事化,就像和老朋友“摆龙门阵”一样,令人读起来趣味无穷。书中所述历史不是干瘪枯燥的,而是真实而鲜活的,读者阅读时如同审视一幅幅历史画面。
    本书所述内容,都有严密的史实根据,广征博引正史、野乘、稗史、文集、笔记、奏议、方志、揭帖、碑铭……严格按照史学著作规范要求,必要时加以注释以标明资料出处。
    本书注释所引典籍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基本上都完整标明所引典籍的出版单位、出版年、页码,重要之处还有原文实录,这将给读者(尤其是研究者)带来极大方便。
    第二,根据通例,正文如引录典籍原文,则直接在注释中标明“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年—页码”;如正文所述为根据典籍原文解说或翻译的,则注释前通常再加“参见”二字,使读者能做到心中有数。
    “左图右史”是中国古典书籍的常见体例,本书根据内容阐述的需要配备对应的图片,无疑增加了著作的真实性、直观性、趣味性。这类书籍如陈年老酒,越久越醇,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必须强调的是,本书中的老照片,许多是作者几十年来苦心积累(甚至重金购买)、十分罕见的独家收藏。
    本书是抢救、整理地方文化的精心之作,叙述了许多不广为人知的城市历史细节。作者追求一种“大俗大雅”,即学术性、趣味性和通俗性的完美结合,在许多方面有重大史料发现,有诸多创新、突破之处。
    本书再现了清朝末年成都那段很难说清的城市历史,是一本极具特色和深度的研究巴蜀文化、中国城市史、中国近代史等极有价值的史学参考书。
    笔者竭力为之,书中难免挂漏之处,尚望各界读者不吝指正。
    ...查看更多
  1. 第一章 浸透古意的城池遭遇“近代化”
    第一节 农耕社会城市的最后残梦·2
    清代大城从重建到彻底毁灭·2
    成都“老皇城”的旧梦·13
    成都“少城”兴衰录·22
    第二节 古城的灵魂:河流、桥梁、水井·30
    “水乡泽国”乐游休闲之城·30
    历史长河中的几座名桥亭楼·36
    城市饮水从传统到“现代化”·51
    第二章 从封建旧官场到近代化“立宪”
    第一节 黑暗的司法、刑律和监狱·59
    四川臬台和华阳县令见闻录·59
    清末成都的刑场和刽子手·66
    封建刑律开始近代化改革·71
    谘议局对司法不公的强力干预·76
    第二节 清末成都的官衙和官员·81
    总督、布政使、按察使等高官·81
    成都、华阳两县令终日奔忙·87
    清末成都官场现形记·93
    第三节 西风东渐和政局的变化·100
    清末成都的外国人和领事馆··100
    力行“洋务”和“维新”的高官·108
    清末动荡不安的政局·117
    第三章 成都的“维新”和“新政”
    第一节 新政“重头戏”开办警察制度·127
    近代化警察制度怎样在成都登台·127
    兴办警察的“新政干将”周善培·137
    第二节 古城中“改革教育”和“改革军制”·142
    四川最后的“科举”考试怪状·142
    新式学堂和留学生运动的兴起·150
    中外文化交流浓墨重彩的一页·160
    第三节 “谘议局”和“新军”要了清廷的命·168
    改革军制的“新军”最后“革命”了·168
    能量巨大的“谘议局”新生代官绅·175
    ......
    ...查看更多
  2. 郑光路世居成都,谙熟巴蜀文化和四川历史,治学严谨,几十年来苦心收集的各种文献资料、老照片十分丰富,题材和视角也很独到,在做宏大历史叙述时,尽量以鲜活的语言把原本十分复杂、枯燥的历史事件和学术问题情景化、细节化甚至故事化,即学术性、趣味性和通俗性完美结合。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