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资源优化配置论

    作者:刘定祥, 刘悦

    本书分8章探索资源优化配置的机理。首先分析一种资源安排一种生产;其次将一种资源投入一种产出扩展到一种资源投入两种、多种产出,两种资源投入一种产出,更为一般的两种资源投入两种、多种生产,多种资源投入一种、两种、多种生产,分别推导出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采用数学模型法、归纳推理法等推理,得出最佳资源投入及最佳收益的求解公式,给出各种生产活动的资源投入最佳规模、资源投入最佳组合及其相应的最佳收益水平、最佳收益组合,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为国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

  • 经济差距与产业结构演变研究

    作者:周兵, 黄志亮

    本书对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与产业结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变化与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书的研究能为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做理论铺垫。

  • 企业财务危机机理研究

    作者:常立华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综合运用了控制论、系统论、非线性复杂科学、管理学、预警管理理论、法学、哲学等多学科知识和系统建模、仿真等工程方法,特别强调了系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本书从构建企业基本价值流模型入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影响企业基本价值流变化的各种价值力的作用点、作用途径、作用大小和传导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原理探讨企业财务危机的内在机理,以JX钢管公司为例对财务危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进行仿真;最后提炼企业财务危机的一般解释,研究基于财务危机机理的预警管理原理。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城市群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通道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从全新视角对物流通道系统进行了描述,介绍了物流通道的演化过程与构建框架,剖析了物流通道的内部运行机制以及区域物流通道外部运行机制,界定了成渝物流通道的范围,基于数据可视化分析了成渝物流通道的特征。本书的出版对于成渝城市群与成渝物流通道的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其理论研究成果对于补充和完善物流通...查看更多
  2. 在不同区域尺度内,物流通道联结物流枢纽是物流网络中可达性最高的路径,以高服务水平满足大量密集的物流需求。本书对我国经济发达、产业集中化程度较高、物流需求密集的城市群这种特定地域范围内的物流通道进行研究,基于区域经济、经济地理、物流经济、物流规划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群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通道之间的耦合效应,揭示物流通道运行机制,充实物流通道理论研究。构建可达性高、创新物流组织和运营的区域物流通道,可有效提高区域物流网络的服务能力,引导城市群的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我国城市群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对物流通道的定义及相关概念辨析基础上,给出了物流通道的定义,分析了物流通道的内涵和特征,从形状特性、服务特性、技术特性三个方面分析其技术经济特性。物流通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由人员、技术、组织设计与管理、环境四个子系统构成,从全新视角对物流通道进行了描绘。该系统描绘了物流通道形成过程,认为物流通道是综合运输通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是运输通道发展演化的一个分支。物流通道个体演化的轨迹类似于生物种群的进化过程,可描述为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型。宏观层面的物流通道系统演化,主要经历古代物流通道雏形、初级物流通道、现代物流通道、智慧物流通道四个阶段。
    第二,对物流通道的内部运行机制进行研究,提出物流通道系统三螺旋结构模型。物流通道形成与发展的三螺旋体演进动力包括来自技术链的技术推动力、市场链的需求拉动力、政策链的政策带动力。物流通道的资源集聚机制是基于价值链的物流资源的整合与重组,会带来明显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密度效应。在物流资源带状集聚空间形态的形成过程中,对所在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方面具有独特性,对其他产业发展有支撑作用。
    第三,将区域物流通道与城市群经济发展进行深层次关联分析,揭示区域物流通道的外部运行机制,借鉴万有引力理论对物流通道的“廊道效应”(Corridor Effects)进行解释,提出物流通道周边一定范围内存在着效应梯度场。并证明了在经济实力水平相当的双枢纽物流通道1/2处,最容易形成区域新的次级物流中心城市。剖析了区域物流通道与城市群区域产业布局、空间结构之间的互动耦合效应,阐述了区域通道与城市群互动耦合的运作方式。区域物流通道作为基础设施发展轴、产业发展轴和经济发展轴对城市群的发展有引导作用。
    第四,对我国四大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物流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城市群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长三角基本达到世界级城市群的水平。消费活动在城市群地区占主导地位,快递更能反映“消费品”被最终消费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快递业务量来反映城市群的物流需求总量与强度。东部三大城市群物流需求总量和规模较大,西部成渝城市群物流需求总量和规模较低。采用物流产业区位熵、物流密度区位熵和物流产业区位基尼系数等指标剖析了四大城市群的物流产业集聚度情况。根据物流密度区位熵识别出四大城市群,已经形成沪宁合杭甬物流通道、珠江口东岸物流通道、珠江口西岸物流通道、京津物流通道和成渝物流通道,物流通道的布局与城市群核心发展地带重合。
    成渝城市群是我国西部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但还是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重庆和成都两个城市的核心地位非常突出,城市群中其他城市与成都和重庆之间发展差距较大。本书收集整理了成渝城市群251家A级物流企业,1949个物流节点的地理数据资料分析了成渝物流通道的特征。以成都和重庆两个物流枢纽为核心的双枢纽轴辐式网络已形成,成渝物流通道形成了成渝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轴线,是成渝城市群发展的“脊梁”。其中,成渝中线的发展后劲最足,将成为未来城市群中物流企业和物流节点布局的重点轴线。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借鉴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已尽可能详细地列出了所参考的文献,对此对相关作者深表谢意。若有疏漏之处,笔者对此表示万分歉意。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群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通道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12CJL056)”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本书的写作与出版还得到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度研究生教材(专著)建设“培育项目”的资助。同时得到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的领导以及张锦教授、冯春教授、王坤副教授、龚迪老师和薄琳老师的支持。硕士研究生高文达、李启洋和徐榕行参与了部分内容的撰写工作,吴芝帆、蔡忠娇、鲍震天、于雪婷、唐登格和梁颖等同学为本书第4章和第5章统计资料的整理和部分图形绘制等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学识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查看更多
  1. 第1章  绪  论 / 001
    1.1  研究背景 001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002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007
    第2章  物流通道的演化过程与构建框架 / 008
    2.1  物流通道的属性分析 008
    2.2  物流通道系统的一般描述 010
    2.3  物流通道的形成及演化 015
    2.4  物流通道的构建框架 023
    第3章  物流通道的内部运行机制 / 026
    3.1  物流通道内部运行机制的内涵 026
    3.2  物流通道的三螺旋结构内部机制分析 027
    3.3  物流通道的资源集聚机制分析 031
    3.4  物流通道与轴辐式物流网络经济分析 035
    第4章  城市群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通道的外部运行机制 / 038
    4.1  区域物流通道空间尺度的界定与
    外部运行机制的内涵 038
    4.2  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集聚度分析 041
    4.3  区域物流通道的廊道效应分析 061
    4.4  区域物流通道与城市群的耦合效应分析 072
    第5章  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与成渝物流通道的运行 / 080
    5.1  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分析 080
    5.2  成渝物流通道系统分析 085
    5.3  成渝物流通道特征分析 090
    5.4  成渝物流通道与成渝城市群耦合效应分析 099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109
    6.1  主要结论 109
    6.2  研究展望 111
    附  录 / 113
    参考文献 / 123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