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庄稼地

    作者:杨文安, 著

    本书是一本叙事型回忆文集,作者祖先于清朝末年从沂水县逃荒要饭来到沂源县,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相继繁衍了七代人。随着时代的变迁,七代人各有不同的人生。作者将父亲和自己一生走过的创业之路,通过回忆并叙述下来,写成了本书。因为作者儿子工作原因,举家迁至成都,闲暇之余,为使命所催,作者在日薄西山的时候,奋笔疾书,秉烛记叙,欲通过本书,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念想,完成夙愿,给自己一个人生慰藉。

  • 时间的终极问题——计时时间与存在时间的区别

    作者:吴粲

    时间是最古老的难题之一,被称为物理学五大悬疑之一。科学家和哲学家就时间的本质数百年来争论不休。人类为什么会被困扰在时间的迷宫里数千年,通过本书的探讨得出:主要是表示多种意义的时间缠绕在一起,而人类没有分清这些不同时间的意义。
    本书对时间的探讨是从全新的视角,从时间的根源——古代时间观开始,分析了时间的原理、本质、古代计时器类型。古代最早的计时器是圭表、日晷,它们是记录太阳光的影子变化过程,反过来本质上也是反映太阳光形成的昼夜变化过程。这就是时间不变的本质!
    建立时间的目的是:个人利用太阳光的变化过程安排行动、进行农业生产。国家利用太阳光有规律的变化过程——昼夜循环、四季轮回建立起时间系统,让群体中的每个人能共同认可,并作为强制标准让大家以此安排各种行动、活动。
    时间形成的分界线是世界标准时间的确立,以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用时区反映太阳光在地球各地的移动过程,从而确立了世界统一、得到认可并强制执行的全球统一时间。
    万物生长、衰老、死亡其实与时间没有关系,只是借用日历作为标尺来衡量事物存在的过程,表示事物存在的状态、先后顺序,这种时间的作用已经作了延伸。
    量子物理认为:时间不具有可以测量得到的特质。解决该症结的一个措施就是将时间视为一个人类自己编造的概念,本书的研究与量子理论殊途同归。也就是宇宙根本不存在时间,而计时的时间是人建立的标准。
    本书讨论了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些时间问题:时间能倒流(逆转)、旅行及能穿越时空吗?存在或能制造时空隧道吗?
    最后还解析了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双生子佯谬及其他一些时间悖论。

  • 中国农地流转及其风险防范研究

    作者:李 彬

    内容简介

    本书为学术专著单本,主要论述我国土地流转的历史变迁、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学视角对土地流转行为和农地流转中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其创新之处:一是 把土地流转和风险问题结合起来加以论述;二是把大量用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应用到农地流转风险的防范中,从而开拓了风险理论研究的新视野;三是通过土地流 转中的风险防范来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权益得以保护,强调农民权益的保护和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本书为教育部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 目”(项目编号:13YJA630042)中期结题报告修改完善而成,其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我国东南部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是历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伴随该岩浆活动所形成的各类金属矿产是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本书以浙赣皖相邻地区火成岩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火成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成岩构造背景,对理解我国东南部中生代的构造演化有重要参考价值。该基础研究解释了人们常无法理解的科学问题,提出花岗岩地貌旅游景观的形成与花岗岩的矿物成分、节理发育和成岩构造背景密切相关,...查看更多
  2. 中国东南部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是地质历史上极为重大的一次事件,伴随这次岩浆活动所形成的各类金属矿产是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从20世纪中叶开始,该地区火成岩的成因与构造背景就吸引了大批中外学者,在地表地质和深部地质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然而,在火成岩的形成原因和构造背景上,学者们的争议较大,洋陆俯冲、板内裂谷、陆陆碰撞等十数个构造模型先后被提出。因此,对我国东南部燕山期火成岩的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进行详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为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佐证。本书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对浙江、安徽、江西三省相邻地区(浙赣皖相邻区)的燕山期火成岩进行了详细、系统的野外和室内研究,以期揭示研究区乃至整个中国东南部燕山期火成岩的形成机制、时空分布以及构造背景演化。
    旅游地质学是从地质科学中分支出来的一个新的学科,它介于旅游科学和地质科学之间,属于一门交叉边缘学科。旅游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地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分析和解释旅游资源的成因、演变和发展;同时,它还能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激发和培养人们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最终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因此,旅游地质学是地质学界与社会大众联系的一个重要窗口。在野外考察的过程中,作者发现在一些火成岩分布的地区往往发育了非常壮观的岩石地貌景观,如黄山、三清山、天柱山等风景区,就是建立在中生代花岗岩石之上的世界级旅游胜地。然而,区域内半数以上的其他火成岩却未能形成有开发价值的旅游地质资源。因此,有必要对那些形成旅游价值的和没有旅游价值的火成岩进行对比研究,解释分析火成岩在旅游景观形成过程中的造景作用,以期为旅游地质资源的科学和教育普及提供充实的素材。
    本书共包括八章,主要以作者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级优秀博士论文《浙赣皖相邻区燕山期火成岩及氧逸度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为基础进行编写。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以及取得的主要认识。第二章交代了研究区的地质背景,主要包括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方面。第三章描述了燕山期火成岩的岩石学特征,按火成岩的产出情况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类。第四章重点介绍了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方法,并总结出区域内燕山期火成岩的年龄分布。第五章以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为基础,论述了两期火成岩的不同成因。第六章论述了火成岩与氧逸度的相互关系,重点讨论了氧逸度的计算方法和氧逸度的成矿与构造指示意义。第七章综合上述几章的研究结果,从宏观上论述了研究区几种火成岩形成的构造环境,揭示了构造体制转换的发生,探讨了构造体制转换发生的时间和动力机制。第八章是本书的升华部分,通过地质学的基础研究,解释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现却不能理解的科学问题,提出花岗岩地貌旅游景观的形成与花岗岩的矿物成分、节理发育和成岩构造背景密切相关。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余心起教授、周志广副教授、李红英博士、陈安东博士、邱骏挺博士,以及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陈一君教授等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查看更多
  1. 第一章  导  言 00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00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003
    第三节  研究内容 005
    第四节  技术路线 006
    第五节  主要认识 008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010
    第一节  自然地理及大地构造概况 010
    第二节  区域地层 011
    第三节  区域构造 017
    第四节  区域岩浆活动 020
    第五节  区域矿产 021
    第六节  区域地质演化 022
    第三章  火成岩岩石学特征 027
    第一节  燕山期火成岩概述 027
    第二节  侵入岩 028
    第三节  喷出岩 054
    第四章  火成岩年代学研究 058
    第一节  样品采集 058
    第二节  锆石U-Pb同位素分析 060
    第三节  试验结果 062
    第四节  区域火成岩年龄分布 070
    第五章  火成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研究 074
    第一节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074
    第二节  主量元素特征 087
    第三节  稀土元素特征 090
    第四节  微量元素特征 092
    第五节  Sr-Nd同位素特征 095
    第六节  两期火成岩的不同成因 098
    第六章  火成岩与氧逸度 102
    第一节  氧逸度的含义 102
    第二节  氧逸度的表示方法 102
    第三节  氧逸度的计算方法 104
    第四节  氧逸度与矿产 113
    第五节  氧逸度与构造环境 116
    第六节  研究区火成岩氧逸度特点 117
    第七节  研究区火成岩与矿床关系 134
    第八节  研究区火成岩氧逸度与构造环境 138
    第七章  火成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分析 140
    第一节  构造环境分析方法 140
    第二节  火成岩组合 141
    第三节  沉积响应 153
    第四节  区域构造 155
    第五节  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间 160
    第六节  构造体制转换的动力机制 161
    第八章  区内花岗岩类旅游景观成因 166
    第一节  与火成岩相关旅游风景区概述 166
    第二节  花岗岩类地貌景观 168
    第三节  造景花岗岩的形成时代 181
    第四节  造景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 183
    第五节  造景花岗岩的成岩背景 193
    第六节  花岗岩地貌景观成因 197
    参考文献 202
    附  录 244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