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计算流体力学在桥梁风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黄林

    这是一本为初学者编写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在桥梁风工程应用研究方面的书籍。如果你准备应用CFD进行桥梁风工程应用研究,但对CFD仅有一些初步了解,那么这本书就是为你所写。
    本书是作者根据近年来将CFD应用到桥梁风工程的研究经历,为初学者撰写的一本易于理解CFD基本原理且又实用的专用书籍,以帮助初学者尽快在桥梁风工程领域开展研究。

  • 中子星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研究

    作者:赵先锋, 贾焕玉

    要确定中子星的性质,必须要清楚地了解中子星物质的状态方程,由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成功描述了正常核物质的性质和大量有限核的单粒子性质,本书将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外推来研究中子星和前身中子星的物态方程、粒子组成、转动惯量、表面引力红移及超子星转变密度等。

  • 微尺度悬臂输液管道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作者:郭勇

    本书以微尺度的悬臂输液管道为力学模型,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中心流形定理、范式理论、对称性简化、投影法、平均化方法等,并结合数值计算,详细介绍了微尺度悬臂输液管道的稳定性、分岔及周期运动的性质。主要内容包括基于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对微尺度悬臂输液管道的平面运动及空间运动的动力学建模;分别从无穷维和有限维的角度探讨了微尺度效应对管道的稳定性、振动特性、分岔模式及周期运动性质的影响;考察了运用Galerkin方法研究该类系统时所取模态截断数的不同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将通过无穷维分析和有限维分析所分别得到的结论作了对比,得到了要准确地刻画该类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所需的合理的模态截断数。本书既有理论研究,也包含数值计算,反映了作者近年来对该模型的研究总结,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该书运用土壤学、微生物生态学及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对石漠化地区退化森林的表层土壤(0~10cm)的养分赋存状态、生物学活性变化、气体N流失差异进行研究,以掌握石漠化土壤恢复过程中的生物学机理,基于生物学活性进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为贵州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2. 森林生态系统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及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全球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主要表现为森林面积减少,林分结构单一,林地土壤质量变差,初级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京都议定书》第三条第四款将森林退化、森林管理、植被破坏及恢复定义为人类直接、间接活动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虽然我国通过砍伐森林补种、重建植被等措施使森林面积有一定增加,但人工林、次生林生态系统的林分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却在不断下降。
    生态恢复是研究生态整合性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不同土地利用及覆被类型下土壤质量演变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的变化也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土壤质量关键指标的筛选在国际上一直存在争论,目前,生物参数作为土壤质量的评价指标,越来越受重视。土壤生物学活性直接影响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产力,可能成为系统稳定性的早期预警和敏感指标,因此,在估计自然土壤整体功能及其变化时,任何关键指标都必须涉及生物和生物化学指标,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呼吸和土壤酶活性,从而延伸到N矿化、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物功能种群等(张平究,2006)。
    本书依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岩溶山地土壤与植被关联退化过程及其调控对策研究”(KZCX2-YW-30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2006CB403205)及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将文献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运用土壤学、微生物生态学及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对石漠化地区退化森林的表层土壤(0~10cm)的养分赋存状态、生物学活性变化、气态N流失差异进行研究,以掌握石漠化土壤恢复过程中的生物学机理,并基于生物学活性对不同次生植被类型下的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贵州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后出版的,其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以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对石漠化的响应为科学核心,系统地对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生物学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二是以能灵敏反应土壤质量变化的生物学参数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研究区域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在此,作者非常感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李心清研究员的指导和鼓励,王世杰研究员、洪业汤研究员、陈训教授、冯新斌研究员、尹观教授及何腾兵教授的宝贵建议,真诚感谢父母彭益贤先生和何春华女士、爱人朱宇的帮助与理解,以及贵州民族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大力支持。
    ...查看更多
  1. 1  绪  论 1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8
    1.3  研究区域与方法 13
    2  相关研究回顾及展望 26
    2.1  西南石漠化及喀斯特森林的研究及展望 26
    2.2  反硝化作用与气态N流失 34
    2.3  基于生物学指标的土壤质量评价 41
    3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 45
    3.1  结果与分析 45
    3.2  小  结 56
    4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差异 57
    4.1  结果与分析 57
    4.2  小  结 73
    5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反硝化作用的差异 75
    5.1  结果与分析 76
    5.2  小  结 85
    6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酶活性的差异 87
    6.1  结果与分析 87
    6.2  小  结 96
    7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98
    7.1  引  言 98
    7.2  基于g-1 SOC的土壤生物活性 99
    7.3  土壤碳、氮、微生物活性与土壤酶的相关性 110
    7.4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112
    7.5  小  结 120
    8  总  结 121
    8.1  主要结论 121
    8.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24
    8.3  问题及研究展望 125
    参考文献 127
    附  录 144
    附录A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
    若干意见(节选) 144
    附录B  中国石漠化状况公报 152
    附录C  贵州省石漠化状况公报 163
    附录D  贵州省森林条例 169
    附录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7号) 176
    附录F  国家林业局关于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
    规定 188
    附录G  贵州省森林资源现状 193
    附录H  贵州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 196
    附录I  “生物参数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中英联合
    研讨会 206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