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舟溪岩溶与非岩溶地理差异野外实习教程

    作者:李荣彪, 黄远成, 编著

    本教程从区域地理环境介绍、实习区(舟溪)典型地理现象详述、实习内容(路线)设计、实习过程要求和野外实习技能培养等五个方面进行编写。其中实习内容(路线)设计部分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地理专业知识,自主设计实习内容和路线(点),独立完成野外实习实践过程和实习报告。

  • 环境化学教程

    作者:苑静, 唐文华, 蒋向辉, 编著

    本书共分七章,包括环境问题及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循环、能源与资源。以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为主线,污染物带来的环境问题治理中的化学原理及常见的解决方法和技术知识为辅。在介绍环境化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还适当介绍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习题集

    作者:王海彦 刘训臣

    本书是高等职院学校交通土建工程类专业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的习题集。习题的内容包括结构设计方法及计算原则,结构材料及其物理力学性能,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预应力构件计算等。通过本书的习题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是作者数十年尤其是5·12汶川地震后对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的经验总结,初步架构出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体系,按设计步骤系统阐述泥石流的参数厘定、防治方案、工程措施与结构设计,并归纳震后泥石流的特点与防治经验。共分泥石流参数计算、震区泥石流特点、工程防治原则、拦砂坝设计、排导槽设计、其他工程设计、其他设计问题等7部分及附录。作为简明的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技术指南,可供具体从事泥石流治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查看更多
  2. 前   言
    《震后山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概要》出版后,笔者聆听了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反馈的真知灼见,也自感其中泥石流部分远不够全面与完善,故进一步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和学习心得,对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补充修订,增补约一倍篇幅,初步架构出较完整的设计体系,显现设计技术指南的雏形。遂单独成册,斗胆冠名《震后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简明指南》。
    全书架构出以下设计体系:
    r/>按上述体系将本指南分为7个部分,前两部分为服务于工程设计的泥石流勘查要领,论述泥石流参数计算、松散固体物源厘定及震后泥石流特点;第3部分阐述震后泥石流工程防治原则;第4、5部分分述作为主体工程的泥石流拦沙坝和排导槽的设计;后两部分分述泥石流其他治理工程的设计和问题;最后附相关的5条附录。
    本书在总结一般山区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又系统归纳了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工程防治经验教训;按设计指南的体例,以工程设计步骤和工程类型为主线,分类分步阐述设计原则、防治方案、工程措施和结构计算,辅以勘查要点和工程实例,用黑体字凸显推荐的计算公式和技术要点,以期对一般山区和震区的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均具有指导意义。
    感谢四川省国土资源等系统的同行、专家和领导提供实践和学习的机遇,特别铭记已故著名泥石流专家陈光曦教授、谭炳炎教授的指教。本人才疏学浅,书中不乏谬误,权充“指南”也似不够全面与成熟,恳请专家同行不吝赐教,共襄泥石流防灾减灾大计,谨此由衷致谢!


    蒋忠信
    2014年8月于成都曦城
    震后泥石流治理工程   ...查看更多
  1. 目   录
    0  绪  论 1
    1  泥石流特征参数计算与松散固体物源厘定 3
    1.1  容重与流体性质 3
    1.1.1  容  重 3
    1.1.2  流体性质 5
    1.2  松散固体物源与堆积范围 7
    1.2.1  松散固体物源动储量 7
    1.2.1.1  崩滑物源 8
    1.2.1.2  坡面侵蚀物源 9
    1.2.1.3  沟床揭底物源 10
    1.2.1.4  动态估算 10
    1.2.2  沟道冲刷起动粒径 11
    1.2.3  松散固体物源量的变化趋势预测 12
    1.2.4  堆积范围 13
    1.3  流  速 14
    1.3.1  稀性泥石流流速 14
    1.3.1.1  建议公式 14
    1.3.1.2  公式的讨论与修正 17
    1.3.1.3  排导槽糙率 19
    1.3.1.4  加糙措施及其糙率计算 21
    1.3.2  黏性泥石流流速 23
    1.3.2.1  推荐公式 23
    1.3.2.2  通用公式 25
    1.3.2.3  排导槽黏性泥石流流速 27
    1.3.3  理论公式 28
    1.4  峰值流量 29
    1.4.1  泥石流峰值流量QC 30
    1.4.1.1  公  式 30
    1.4.1.2  堵塞系数 31
    1.4.2  设计暴雨清水流量 32
    1.4.2.1  推理公式 32
    1.4.2.2  西南小流域公式 33
    1.5  据弯道泥痕计算流速、流量 35
    1.6  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 37
    1.7  泥石流冲击参数 38
    1.7.1  泥石流流体冲压力 39
    1.7.2  巨石冲击力 39
    1.7.3  泥石流总冲击力 41
    1.7.4  泥石流冲起高度与爬高 42
    2  地震区泥石流特点与对策 44
    2.1  震区松散固体物源特点 44
    2.2  泥石流沟数量变化与判别 46
    2.2.1  泥石流沟数量增多 46
    2.2.2  泥石流沟的判别 46
    2.2.2.1  汶川震区法 47
    2.2.2.2  成昆铁路法 47
    2.3  泥石流暴发频率、性质与规模的变化 51
    2.3.1  泥石流暴发频率增大 51
    2.3.2  泥石流容重多有增加 54
    2.3.3  泥石流峰值流量增大 55
    2.3.4  泥石流规模普遍增大 56
    3  震后泥石流工程防治的主要原则与问题 57
    3.1  全流域统筹综合防治泥石流 57
    3.2  泥石流治理工程类型 59
    3.3  单沟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原则与规模 60
    3.3.1  单沟泥石流防治工程的总体方案 60
    3.3.2  设防标准和拦排泥石流固体物质总体规模 61
    3.3.3  固体物质拦与排的分配比例 62
    3.4  主-支沟泥石流关联问题 63
    3.5  堰塞体溃决与利用问题 64
    3.6  堵河判别问题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