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阿坝州旅游教育发展研究:高校篇

    作者:张伟进

    本书根据阿坝州旅游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了阿坝州旅游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作者对阿坝州旅游教育发展的思路,比如,根据阿坝州旅游业的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书中对高校旅游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和重构,尝试引入新媒体参与高校旅游教学,分析了阿坝师范学院导游教学的定位,如有效区分途中导游与景点导游,提高导游口试合格率,建设“一体四结合”旅游课程群,申办本科开创未来,等等。

  • 哲学思维与广告

    作者:王 敏 孙晓阳

    伴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步伐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日渐成为现代企业拓展市场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尤其是发展到21世纪,广告以强大的营销力渗透到各个领域。
    广告的不断实践,也让许多学者萌生了对广告深层次的思考,形成了有一定影响的、指导广告实践的理论。然而,对广告的思考大多聚焦于广告调研的必要性、广告经营的效益性、广告策划的合理性等方面,往往忽视了对广告本身的思考,缺少对广告本身的哲思。
    本书从哲学的视角去看广告的存在,去认识广告背后的哲学性。穿越广告的声色形态,去看到广告如何作为一种世界观而存在,如何传递价值观,如何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从而有助于我们看到广告最本质的内涵,广告存在、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中广告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本书在“广告与广告目标”这一章里,重新审视了广告的社会功能和发展历程。广告能传递信息,沟通产需;能扩大销售,加速流通;能指导消费,便利购买;能树立形象,塑造品牌。广告在国内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时间为序,可细分为古代广告、近代广告、现代广告。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完善广告学的学科体系,并在这一学科体系的框架下总结出一系列相关理论。在“广告理论”这一章里,着重阐述了USP理论、品牌形象论、ROI理论等,这些理论从实践中来,是经过长期的反复锤炼的,对广告运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广告不应只是一门浅显的实用技术学,而应是一门始终以哲学理念为指导、用哲学思维去运作的社会科学。应当将其与哲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探讨,才能得到这门科学的真谛与精髓。本书中的广告哲学,是将广告学中的某些理论上升到哲学高度,用哲学来加以解释。在“广告哲学”这一章里,将主要探讨广告的哲学性、广告哲学的消费影响、广告哲学的社会价值等内容,力图从多个角度找出其中所蕴涵的哲学成分,最终运用到对广告实践活动的指导中。
    人类对世界万物的认识一直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而这两种认识又都是通过思维来完成的。人类的思维也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构成。作为广告活动来讲,几乎每一则广告都是广告人有意思维、艰苦思维的结果。广告以产品为核心,往往从产品特性、产品与企业形象塑造、产品与消费需要之间的联系入手,从产品与自然的关系、产品与社会的关系、产品与家庭的关系、产品与将来的关系、产品与个人的关系等关系维度进行广告思维的呈现。在“广告思维学”这一章里,除涉及广告创作的思维维度外,还涉及广告受众的思维过程、广告思维的辩证呈现。
    广告创意的过程是广告人对物与人的关系的睿智性思考。人类对物的思考构成自然科学体系,对人类的思考构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而对物与人的关系、存在与思维的关系的思考则构成哲学及相关研究学科。广告尽管是产生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应用型学科,服务于企业的市场营销传播战略,但一个广告的成功必须基于深刻的消费者洞察,这是广告创意人的共识。好的创意广告不只在传达信息,它还能以信心和希望穿透大众心灵,从而占领市场。在“广告创意学”这一章里,通过了解和把握创意流程、创意原则和创意的表现形态等内容,逐渐逼近广告这一本质特性。
    广告的对象是消费者,导致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但一切因素最终都要通过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来把握并做出抉择,因此,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也是广告应当关注的重要方面。在“广告心理学”这一章里,主要分析了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包括:消费者的心理过程、消费者的认知心理、消费者的接受心理以及消费者在各种复杂情况下所表现出的特殊的心理倾向和习惯。
    一个好的广告就像一个好的艺术创作一样,必须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用最鲜活的民族语言,透过人类共同的心理表层,打入根深蒂固的深藏在人的潜意识背后的“民族记忆”和“种族记忆”,从而达到一种让人心领神会的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广告受众的文化背景,并通过这一背景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价值观念、审美倾向和表达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广告文化学”这一章里,主要呈现了广告的文化特性、广告与中国传统文化、广告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等相关内容。
    伦理道德既是哲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伦理道德无时无刻不在测验、校正着人类的种种社会行为,指导着法律规范的具体实践。广告伦理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公共道德,是人们在传播商业信息时普遍被认可的一种精神规范点。广告业飞速发展,但广告法制的建设却远远滞后于广告业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对广告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与提升更是与发达国家有着相当的差距。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本书最后一章“广告伦理学”从广告核心价值、广告信息要素和广告传播主体三个维度,剖析广告伦理失范现象,然后,列举了广告伦理失范的具体表现,针对广告伦理失范现象内在深层次原因,从广告创作者、传播媒介、监管部门等方面提出对策。
    在本书的构思与编写过程中,西南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黄晓利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同时,书中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在此向原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存在偏颇、遗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订时进一步完善。

  • 行动中的密涅瓦

    作者:刘永谋, 著

    该书是一本学术理论读物。认为知识无涉权力的传统观点在今天已经不合时宜。知识的权力研究是业已兴起的群体主义知识论最重要的主题,包括一开始就相互交织而如今开始融合的马克思、知识社会学、尼采-福柯和技治-反技治等四大传统。本书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概括着“言”的方面,权力概括着“行”的方面,而既有的知识的权力研究主要从哲学层面上反思人类“言”、“行”之间的勾连。未来的知识的权力研究更应该成为一种问题学,即围绕现实问题情境展开的跨学科实证分析,而不是以文本为基础的形上层面的纯粹思想史反思。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为理论普及读物,为自主策划的“中国名校名师大讲坛”系列之一。主要向大学生宣讲一些理论知识,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该书以20世纪以来的哲学家、思想家为对象,阐述他们在思想上、理论上提出的大胆观点,甚至是一些在时人和后人看来不可理喻的奇异表现,以便大家能了解这些哲学家、思想家真实的精神面貌和不拘一格的个性,也能使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精神。
  2. 前言
    现时代几乎人人都喋喋不休,倾听越来越困难,注意力越
    来越稀缺。唯有吸引到眼球,方能验证自己的存在,因而戏说频
    出,奇论接踵,娱乐至上,以致见怪不怪。此类论说一方面倍增
    了舆论空间,点燃了思想火花,锻炼了辨识,但也有引起观众疲
    累之嫌。
    如此时代,哲学亦不能免俗,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子曰:道
    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哲学乃时代精神的凝练,
    当下所论虽说多少有些人生哲理和道德箴言的味道,但略缺深刻
    和批判,而此二者皆为哲学之所长。哲学也曾风光,不过多是晦
    涩的讲解,思想的灵光显现不足。面对当下时势,哲学工作者们
    需要反思,不能一味避入象牙塔,嗔怪大众肤浅功利。
    哲学著作浩繁,能被人们记取的亮点又有多少?可能惊人之
    论占了很大一部分。然哲人有疯语,不过哲人之疯并非真疯,乃
    因思虑偏执于一隅,务求深刻和批判。故有云:哲学家都是偏执
    狂。然而,不偏不执,何来洞明此一处之真相?不见一处之真相,
    又何来驱散迷雾,重现世界光明?
    修习哲学者,第一层境界多以为哲学之为哲学,正在于思想
    洞穿表象,于是必悖于常识。可是,常识乃是当下的常识,当年
    亦曾作疯语。学哲学的再上一层境界,或可见哲学不远常识,只
    是比常识想得更深、更远、更密。哲思乃是我思之果,人若不懂,
    则越出哲学,步入神境。如此说,并非否认有超越哲学的思想,
    比如宗教。罗素有云,哲学耕耘于科学与宗教之间。当然,有
    些哲学曾超越时代,向未来人说话,但只要是哲思,终归要被
    人懂。
    然而,原著晦涩,向大众讲哲思,非得做一点转换不可。流转
    之下,有增有减,有长有短,乃至俗化误会,都在所难免,加之只
    取某一论点,难示人以全貌,故诸君或许不必苛责。著作一经出版,
    就脱离作者而相对独立,而读者的阅读就是一次再创造的过程。同
    样读康德,千人就有千解。小书之解读,肯定不会被所有人全部认
    可,然自信大体上还属专业水平的靠谱解读,不会离所谓原义太远。
    当然,一本书是否有不变的原义,亦是颇有争议的问题。无论如何,
    向大众普及一点哲学思想,应该是有点价值的。
    小书既名当代,被议论之人大体都活跃于 20 世纪之后。既
    然定位普及读物,故未像专业哲学史一般布局,而是按照思想家
    出生先后顺序简单排列;又未按思想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来安排
    详略,而是囿于目光所及,挑出既有趣,又和常识差别较大的观
    点来介绍。是故,诸君未见孔德、胡塞尔、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
    坦等巨擘,或因未出疯语,或因著者未见,不必讶异。当代思想
    的万神殿群星闪烁,能力目力有限,只能挂一漏万。再有,哪些
    人算哲学家,亦颇费思量,小书中有些人不被公认为哲学家,但
    说他们有哲思,多少还是站得住脚的。
    其实,小书作者署名应该为刘永谋和他的学生们。除了刘永
    谋,中国人民大学科技哲学专业一些在读的博士生、硕士生参与
    了本书初稿的写作,包括郭朦、王玮、李曈、赵俊海、李慕航、
    李佩、乔宇和仇洲。郭朦还承担了协调工作。最后刘永谋统稿,
    对初稿做了较大调整。
    总之,此书既为言说疯语者,兴之所至,难免有言说之疯,
    故自由散漫,肆意发挥,议论恐有不当之处。诸君亦可自由阅读,
    或资消遣,或博一哂,浅陋之处,欢迎指正。
                                                      著 者 谨识
                                         2015 年5 月于北京大运河畔
    ...查看更多
  1. 1  詹姆士
      有用即真理
    2 尼采
      你我杀死了上帝
      未来属于超人
      对付女人要用鞭子
    3 弗洛伊德
      婴儿也有性需要
      人人恋父恋母
    4 凡勃伦
      学术是有闲阶级的消遣
    5 柏格森
      宇宙是生命之流
    6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
      启蒙是自我毁灭
    7 芒福德
      钟表引发了革命
      机器奴役人
    8 马尔库塞
      社会需要负能量
      革命解放爱欲
    9 伽达默尔
      无偏见则不能理解
    10 波普
      可能有错的才算科学
      根本不能认识历史规律
    11 萨特
      人注定要受自由之苦
      他人即地狱
    12 麦克卢汉
      汽车是美国人的性伴侣
    13 加缪
      活着就荒诞
    14 丹尼尔·贝尔
      现代结束,该后现代了
    15 费耶阿本德
      科学怎么干都行
      专家的话别全信
    16 汉森
        眼见未必为实
    17 福柯
      疯癫不是病
      常人比疯子更疯
      “有病”其实是不听话
      社会秩序不能太好
      别把持不同政见者当疯子
      人去死吧
      人要死了
    18 普特南
      世界可能是个程序
    19 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正在消亡
    20 波兹曼
      我们终将娱乐至死
      再也没有童年了
    21 哈拉维
      人和机器融合
      女神其实是女仆
    22 心灵哲学
      “我”其实是幻觉
      世界并无根基
      机器也能思考
      认知不限于大脑
      iPhone是心灵的一部分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更多
  2. 刘永谋,哲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2007),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导师,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筹)秘书长,北京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公派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10-2011)。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