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交通运输工程

    作者:赵鲁华,单秀娟,张俊明

    本书为交通运输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教材。为适应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交通运输人才培养需求,本书结合国内外交通运输的发展和需求,紧密结合相关行业发展的状况,完整地介绍了交通运输工程涉及的运输方式、设施设备、信息管理与控制、系统规划、新技术、新理念等的最新趋势与发展动态。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交通运输工程,包括交通运输系统概述、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交通安全工程和智能交通工程的有关基础理论;第二篇交通运输系统,包括铁路、道路、水路、航空与管道五大运输系统的相关知识,还包括特种形式的运输系统及城市交通系统相关知识;第三篇综合运输与多式联运,包括综合运输体系、综合交通枢纽系统、交通运输通道、多式联运的有关基础理论;第四篇交通运输综合发展,介绍了交通新技术、交通运输与经济、交通运输与物流、交通运输与环境、能源、材料、交通心理与行为、交通运输法律相关基础知识。编写的内容力求文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结合实际、思政融入、注重基础、把握前沿。

  •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

    作者:易思蓉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铁路选线课程设计指导书(第2版)》是根据“铁路选线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并参阅了近年出版的有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手册等资料编写的,主要配合《铁道工程》、《铁路选线设计》教材使用。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选线设计”大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铁路选线课程设计”配合“线路工程基础”、“选线设计”、“铁路及公路选线”等课程教学而设计,在学过“线路工程基础”、“铁路选线设计”课程中有关线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后,是对所学“牵引计算”、“能力计算”、“平面、纵断面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等知识的拓宽与综合应用。“铁路选线课程设计”主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定性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通过课程设计作业,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的牵引计算、能力计算、线路设计和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的基本方法基础上,熟悉并运用《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牵引计算规程》,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

    作者:罗艺斌, 古义权, 张宝, 主编

    本书为中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类教材,适合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票务工作岗位学员使用。本书依照国家职业教育要求,充分结合广州地铁运营经验,图文结合,从票务概述说起,介绍车票及票务管理知识、涉及的票务设备等,课后附有思考题。全书以任务驱动内容的方式展开内容,注重适用性、实用性、真实性,能较好满足职业教育重技能轻理论的特点,建议予以出版。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充分借鉴和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轨道交通运输组织、最优化理论、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图编制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涵盖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计划、行车组织、客流分析、列车运行图编制概述、大小交路行车计划编制模型与算法、共线交路运行图编制模型与算法、网络列车运行衔接协调优化等方面。本书可供从事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与设计、运营决策及相关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2. 前   言
    列车运行图是轨道交通运输工作的生产计划,其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运输组织的效率和安全。与国有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相比,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图的编制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大规模建设,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已逐步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过程中,部分线路的结构形式和客流特征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列车运行交路从单一交路模式逐步发展为复杂交路模式,为运行图的编制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书充分借鉴和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轨道交通运输组织、最优化理论、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图编制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述。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分类、技术经济特性、运营特征以及运营发展趋势等。
    (2)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计划与行车组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计划包括客流计划、全日行车计划、列车运行图、车辆配备计划、列车交路计划等,各个计划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互为反馈,对各个运输计划的编制资料、编制流程和方法进行分析。
    (3)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是动态性质的,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包括一般特性、时间特征、空间特征以及网络化客流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客流变化规律以及客流预测、客流调查等。
    (4)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的特征、要素、编制数据以及编制原则等相关基础理论,为运行图编制模型的构建奠下了基础。
    (5)以最小化乘客出行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为优化目标,以乘客需求、线路通过能力为约束,构建了关于大小交路模式行车计划优化编制的双目标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采用理想点法将以上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模型;从乘客在途时间成本和等待时间成本两方面,细致地分析了大小交路模式下乘客出行成本的计算方法;对折返站的选取、小交路区段客流比重作了灵敏度分析,得出了折返站对成本的影响趋势,以及小交路区段客流比重对列车开行对数、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比例以及企业运营成本的影响趋势。
    (6)对共线交路相关概念进行定义,深入分析了共线交路模式下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行车间隔、折返模式、折返站间隔时间、车底运用方式以及车底出入库方式;以列车发车间隔的分时段均衡性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列车始发布点方案编制模型,在此基础上,以车底接续总时间最小为下层目标,以列车始发时刻与列车始发布点方案的偏差最小为上层目标,构建了关于共线交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双层规划模型,实现了列车运行图与车底交路计划的一体化编制。
    (7)列车运行衔接协调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输组织的重要内容。降低乘客换乘等待时间是轨道交通网络列车运行衔接协调的重要目标。分析了换乘等待时间的表示方法;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大系统特性,借鉴大系统优化的递阶控制方法和分解协调优化方法,生成网络中的线路换乘衔接方案;以最小化乘客总换乘等待时间为目标,构建了“换乘衔接对-线路换乘衔接方案”的二级协调优化模型。
    (8)计算机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设计工作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重要内容。从需求分析、系统数据分析、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设计等方面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设计。


    作  者
    2015年7月
    ...查看更多
  1.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轨道交通    1.2.2  行车计划    1.2.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1.2.4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4  本书的结构安排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述  2.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分类    2.1.1  按基本技术特征分类    2.1.2  按路权及列车运行控制方式分类    2.1.3  按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分类  2.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经济特性    2.2.1  地下铁道系统    2.2.2  轻轨铁路系统    2.2.3  市郊铁路系统    2.2.4  独轨铁路系统  2.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特征  2.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趋势    2.4.1  单线独立运营向多线网络化运营过渡    2.4.2  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管理    2.4.3  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枢纽线路之间实现过轨运输    2.4.4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发生较大变化    2.4.5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信息化  本章小结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计划与行车组织  3.1  运输计划    3.1.1  客流计划    3.1.2  全日行车计划    3.1.3  车辆配备计划    3.1.4  列车交路计划  3.2  行车组织    3.2.1  行车组织基础概念    3.2.2  行车组织的基本规定    3.2.3  行车组织指挥架构    3.2.4  行车指挥基本规定  本章小结第4章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  4.1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概述  4.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    4.2.1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一般特性    4.2.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间特征    4.2.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空间特征    4.2.4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  4.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变化规律    4.3.1  客流不确定性分析    4.3.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影响因素    4.3.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成长规律  4.4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    4.4.1  客流预测模式    4.4.2  客流预测方法  4.5  客流调查    4.5.1  客流调查种类    4.5.2  客流调查汇总指标  本章小结第5章  列车运行图编制概述  5.1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概述    5.1.1  列车运行图概念及特征    5.1.2  列车运行图图形表示方法    5.1.3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5.1.4  列车运行图要素  5.2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5.2.1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原则和步骤    5.2.2  列车运行图编制数据    5.2.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总体结构与流程    5.2.4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5.2.5  列车运行图编制质量的检查    5.2.6  列车运行图的指标计算    5.2.7  列车运行图的使用  5.3  实际列车运行图的铺画和调度工作统计    5.3.1  实际运行图的作用    5.3.2  列车运行记录    5.3.3  列车运行指标    5.3.4  调度工作的统计    5.3.5  调度工作的分析  本章小结第6章  大小交路模式下行车计划编制模型及算法  6.1  问题的描述  6.2  大小交路模式抽象描述  6.3  模型的构建    6.3.1  基本假设    6.3.2  乘客出行成本    6.3.3  运输企业运营成本    6.3.4  数学模型  6.4  模型的求解  6.5  算例分析    6.5.1  参数输入    6.5.2  求解结果    6.5.3  灵敏度分析  本章小结第7章  共线交路模式下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及算法  7.1  复杂交路形式    7.1.1  线路网络结构特征    7.1.2  特殊运输组织方式  7.2  共线交路抽象描述  7.3  共线交路运行图编制关键问题分析    7.3.1  行车间隔的确定    7.3.2  折返模式    7.3.3  折返站间隔时间    7.3.4  车底运用方式    7.3.5  车底出入库方式  7.4  列车始发布点方案模型及求解    7.4.1  模型基本假设    7.4.2  列车始发布点方案编制模型及求解  7.5  共线交路运行图编制双层规划模型    7.5.1  模型总体思路    7.5.2  下层模型的构建    7.5.3  上层模型的构建  7.6  共线交路运行图编制算法设计    7.6.1  算法思路和流程    7.6.2  算法设计  7.7  算例分析    7.7.1  实例数据    7.7.2  求解结果  本章小结第8章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运行衔接协调优化  8.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抽象描述  8.2  列车运行衔接协调特征  8.3  换乘等待时间  8.4  网络列车运行衔接协调优化模型    8.4.1  模型的思路    8.4.2  基本假设    8.4.3  线路换乘衔接方案    8.4.4  单一换乘衔接对协调优化模型    8.4.5  网络列车运行衔接协调综合优化模型与求解  8.5  算例分析  本章小结第9章  计算机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系统设计  9.1  系统设计原则  9.2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9.3  系统功能需求  9.4  系统性能需求    9.4.1  主要技术原则    9.4.2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9.4.3  软件安全基本要求    9.4.4  人机界面要求  9.5  数据库设计    9.5.1  系统数据分析    9.5.2  系统数据管理特征    9.5.3  数据库设计要求    9.5.4  数据库选型    9.5.5  数据结构  9.6  系统功能设计    9.6.1  数据管理及维护子系统    9.6.2  客流特征分析子系统    9.6.3  车辆选型与列车编组设计子系统    9.6.4  列车运行交路子系统    9.6.5  全日行车计划子系统    9.6.6  列车运行图编制子系统    9.6.7  列车牵引计算子系统    9.6.8  车站辅助配线子系统    9.6.9  指标统计子系统  9.7  系统总体设计    9.7.1  系统总体技术路线    9.7.2  系统总体设计方法    9.7.3  系统总体设计构想    9.7.4  系统设计中面临的难题    9.7.5  系统结构设计  9.8  系统运行环境及开发工具    9.8.1  系统运行环境    9.8.2  系统开发工具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1  共线交路理想初始布点方案附录2  共线交路列车运行图...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