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现代班主任工作研究(第2版)

    作者:何万国

    本书主要运用教育哲学、教育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与知识,充分吸纳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从多维视角分析了班主任角色及其素质,对班主任所从事的班集体建设、管理、教育、沟通、班级活动设计和班级文化建设等进行了全面探究,对班主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阐述和实践诠释。本书不仅可以作为教师教育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学习“班主任工作技能”课程的教材或教参,也可作为中小学班主任专题培训教材。

  • 基于Micro:bit的Python编程基础

    作者:唐永晨

    本书是面向中学生,以Python编程语言应用为目的,基于可编程控制板Micro:bit V2.0为学习对象,学习Python编程语法、传感器感知检测、自动控制、无线远程控制和实际操作等相关技术的一本综合性机器人科普教材。本书共分为18课,利用情景式引入法,将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使用智能化的场景展现给学生,并借由Micro:bit控制板实现。每一课分别讲述了Micro:bit控制板上板载硬件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控制方法,内容涵盖LED点阵屏、四角按键、GPIO、触摸点电容、音乐与语音、加速度传感器、电子罗盘、舵机控制、无线电通信等。整个过程寓教于乐,学以致用。本书通过“拓展提高”引申每节课的知识,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提高思维层次;通过“目标检测”让学生对自己在本课程中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努力做到由简到繁、深入浅出,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机器人课程的魅力。同时,在学习中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搜索答案、思考应用、分析组成、设计创造的能力。本书可作为青少年编程学习的初等教材。

  • 凉山薪火教育·物理(八年级上)

    作者:贾凤祎

    本书是“凉山薪火教育”丛书之一,根据凉山州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编写而成。本书与《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配套使用。本书共分六个单元,27个课题。主要涉及八年级上期物理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重要知识点及考点、教学突破策略、典型例题、课后作业等部分。本书不同于其他一般的教辅资料,主要是根据凉山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弱等实际情况进行编写的,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接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并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是关于中小学语文(古诗文)教育的教学实践著作。全书共四章,介绍了主题分析法、意向分析法、社会历史批评法、比较与对读法。这些都是中学古诗文解读常用的方法。每一章都举了大量例子,展示了这些古诗文解读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可作为中学教师古诗文教学的参考,帮助教师系统地掌握古诗文解读的教学方法,也可帮助中学生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水平,提升古诗文题目的答题能力。本书可供相关专业的...查看更多
  2. 纵览中华三千年文化史,古诗词无疑是最为璀璨的成果之一,在如今的语文课程中占比极大。 语文教育不是简单的母语教育,而是担负着“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使命,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必须做到“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为了更好地践行这一教育使命,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更新教育理念,针对课程教学尤其是古诗词教学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教学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在“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下,为了讲好、学好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深入体味古典诗词的魅力,真正理解、体会古诗词作者的情感与处境,体味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实现鉴赏与批评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我们需要有更开阔的视野、更深远的历史眼光,需要在现有认知与思维水平进行总结、凝练与提升。因此,我们为正站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师们,为即将登上讲台的未来教师们,同时也为广大的古诗词爱好者、传统文化热爱者写作了这本书。
    本书主要选择人们熟识的古代诗人、诗作作为解读对象,多角度切入,通过文本细读、比较对读等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古诗词情感主题之丰富、历史文化之深厚,进而整体把握古典诗词的文化与审美意蕴。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主题分析法。主要提炼了古诗词中的历史兴叹、家国天下、哲理、咏物四个核心主题,以具体的诗词文本为例分别对每一主题进行分析和归纳。第二章是意象分析法。“立象以尽意”是古典诗词中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登高、岁时节令、天文地理、动植物、酒等物象、事象渐渐具有了相对固定的思想、情感内涵,如登高象征着纾闷解忧与怀才不遇,月亮代表相思、团圆、美好等。优秀的诗人一方面继承前人的意象内涵,同时也结合个人情感经历等进行创新,意象的内蕴也因此越来越丰富。本章对古诗词中常出现的五类意象的来龙去脉及思想情感内涵分别进行梳理,并结合具体诗作教读示例。第三章是社会历史批评法。该章首先从理论上梳理社会历史情境对于诗歌内容、风格的决定性意义,然后对一些文学史上的著名公案,如对王维“弹琴复长啸”、欧阳修退休后不回老家养老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并以此说明欣赏古诗词时,需要具备一些古代历史文化常识,如政治制度、职官制度,诗人的出身、籍贯、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说明古诗词阅读不能抽离于具体的历史文化土壤。第四章是比较与对读法。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可以加深人们对事物、世界特性的了解、认知,因此,阅读欣赏古诗词,要能入乎其内——进入具体的文本、语境细读;也要能出乎其外——要有大的时空观,进行广泛的比较。了解在同样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下,有哪些诗人创作了什么作品,他们之间有哪些共性,又有哪些属于作家的独创;知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诗人们面对相同的主题、题材时,其思想感情有哪些发展变化,又为什么有这样的发展变化。本章在深入文本、解读诗作的同时,更出乎其外,选取田园、诫子、交友等主题诗作进行比较、对读,研究诗人精神世界的“变”与“不变”,研究不同时代士人在相同题材上的不同观念。本章意在说明“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相信世界的“同”,同时也应该明白其中的“异”:充分认识到个体、世界的丰富与多元、变化与发展。这一章里有许多好玩儿的诗歌“事件”(姑且称之为“事件”),呈现了生动活泼的诗人心灵世界,能令读者领略因时代、对象等的不同而产生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以及风格等中的相同与差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有“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它提示我们,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教人读书、教人做人,“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颜氏家训》)。读书是不断提升个体的审美体验、共情能力的过程,是不断开阔眼界、提高认识水平的过程。期待本书的读者能跟随我们进入那并不太遥远的古代世界,理解古代诗人,形成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与方法论,进而认识自己,认识身边人,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开卷有益,滴水穿石,集腋成裘。只要我们持续不断地、不急不躁地阅读古诗词,阅读传统思想文化,阅读人类文明进步的精华,自然会如颜之推所言那样,开启心智,擦亮眼睛,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著 者   
    2022年12月
    ...查看更多
  1. 第一章  主题分析法
    引  言 001
    一、文以意为主 001
    二、以意逆志 002
    第一节  历史兴叹主题 004
    一、史传传统与咏史诗 004
    二、兴亡之叹:咏史诗的主基调 005
    三、以史为鉴:咏史诗的写作目的 007
    四、历史的兴叹主题诗词解读示例 008
    二节  家国天下主题 013
    一、家、国以及天下 013
    二、家国同构与家国情怀 014
    三、家国天下主题诗词解读示例 015
    第三节  哲理主题 021
    一、哲理诗的起源及发展 021
    二、哲理诗的审美特点 025
    三、哲理主题诗词解读示例 026
    第四节  神与物游:咏物主题 030
    一、瞻万物而思纷——咏物的起源及咏物诗的界定 030
    二、中国古代咏物诗的发展演变 031
    三、咏物与寄托之间 034
    四、咏物主题教读示例 038
    结语:主题分析法在中学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045

    第二章  意象分析法
    引  言 048
    一、意象是诗词鉴赏与创作的台阶 048
    二、意象与意境:不同的美学范畴 049
    三、意象分析注意事项 050
    第一节  登临望景畅怀 051
    一、登临的情感蕴含 051
    二、作为疗愈的登临 052
    三、登临意象教学示例 053
    第二节  岁时节令中的情感蕴蓄 057
    一、中国古代的岁时节令与风俗 057
    二、“遵四时以叹逝” 058
    三、寓意深厚的“元夕”意象 059
    四、节令意象教读示例 061
    第三节  自然景语也是情语 064
    一、天文地理意象 064
    二、动物意象 069
    三、植物意象 075
    第四节  酒蕴诗情谱钟情 081
    一、“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082
    二、“曲糵销愁真得力” 083
    三、“醉时颠蹶醒时羞,麯糵推人不自由” 085
    四、酒意象教读示例 086
    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法
    引  言 093
    一、社会历史批评主脉:“诗可以观”—“知人论世”—“诗史互证” 093
    二、社会历史批评法的历史实践与现当代运用 095
    三、社会历史批评法对批评者的素养要求 097

    第一节  古诗中的生活场景及其情感意蕴 100
    一、诗人对生活场景的撷取 100
    二、生活场景之外的诗人形象 101
    三、生活场景中的文人风尚 103
    四、生活场景中的时代精神 104
    第二节  王维《竹里馆》的“弹琴”与“长啸” 107
    一、研究者对“弹琴”“长啸”内在意蕴的歧见 107
    二、文人士大夫之琴与阮籍的“起坐弹鸣琴” 108
    三、啸的文学内涵与阮籍之啸对唐人的影响 110
    四、王维“弹琴复长啸”的真实意蕴:借历史人物以自况 113
    第三节  诗词之外的功夫——从欧阳修致仕不归本籍说起 115
    一、“宋时士大夫多不归本籍” 115
    二、明清的籍贯回避制度及对文学的影响 119
    三、不懂古代社会政治,很难读懂古诗词 120
    第四章  比较与对读法
    引  言 125
    一、比较与对读:作为阅读的方法 125
    二、“互见法”“全人全篇”与“整本书阅读”:内在理路的一致性 127
    三、比较、对读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品德养成 129
    第一节  从“雪夜访戴”到“寻隐者不遇”——士人的行为
    艺术及其文化心理 132
    一、寻者与隐者 132
    二、何妨不遇? 134
    三、“不遇”的风神 135
    第二节  从两组同题材诗的比较看盛唐气象 138
    一、《渭川田家》与《野望》:情感区别 138
    二、《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与《杂诗》(其二):风格差异 140
    三、王维山水田园诗与盛唐气象 142
    第三节  田园乐与田家苦——对象的同一性与情感的差异性 144
    一、田园向度之一:田园乐 144
    二、田园向度之二:田家苦 147
    三、同一位诗人,苦乐不同的田园 150
    四、田园苦乐相悖之原因检讨 151
    第四节  那些动人心魄的友谊 154
    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154
    二、先绝交,再托孤:怎样的牺牲与信任? 155
    三、诗人与他们的仰慕者 157
    四、“万里路”上的“情圣” 161
    五、“从公已觉十年迟”:“政敌”间的友谊 165
    第五节  父辈的爱与痛 169
    一、临终遗言——不许学我 169
    二、躺不平的父亲——像我,奈何! 171
    三、“于诸子钟情”的老杜——言“圣贤事” 173
    四、功成名就者——说“利禄事” 174
    后  记 179
    ...查看更多
  2. 方丽萍,玉林师范学院文传学院教授,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思想与文化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唐至北宋士风文风嬗变研究”,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30余篇。

评论

0/500